朱欣
阜阳市人民医院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持续深化医疗事业改革,建立现代化医院经济和运营管理体制,加强业财融合,推进医院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一体化则是必然趋势。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是保障医院日常医疗业务顺利开展、医院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医院的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包括:规范医院各项财务收支活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编制的约束力和统筹指导作用;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管控;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升财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本文依托于对当前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在文章最后根据医院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尝试提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路径选择,以期对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内涵;作用;问题;对策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内涵及作用
医院财务管理是指依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方向,结合医院医疗收入、经营收入、债务资金、财政补助收入资金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使用。财务管理已由原先单一的会计核算演变为医院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分析数据。医院的财务管理要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逐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结合着年度收入预算重点做好年度设备采购、基建维修与改造、科技与研发等项目支出预算,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考核工作,最终实现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的闭环管理;二是逐步建立全成本核算制度,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厘清各科室药品、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人员工资、资产折旧等成本,以进行成本管控和归集,再将各科室收入、成本、绩效进行系统分析,建立成本核算结果运用机制,推进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医院的财务管理从收入结构、药耗占比、现金流量、债务偿还、固定资产投资、科技与研发等方面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是医院规范管理、运行高效、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医院减少经营风险、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有力支撑。
二、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制度建立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医院各项经济业务,促进医院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首先,部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未完全建立“三重一大”、预算管理、费用报销、资产采购、往来款项、现金及资产管理等制度。例如,随着自助机、移动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个人支付的医疗款项有时不能与医院银行账户同步到账,如医院未建立现金管理制度、及时对账制度,收入不能做到日清月结,就会导致银行存款账实不符。其次,制度执行过程中监管不完善,制度是服务于管理的,但目前的状况是各部门还存在着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如有的药品和设备采购未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付款,造成延期付款损害了中小微企业的利益、提前付款损害医院经济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制度执行过程中缺少后续监督和闭环管理,不便于制度的完善。
2.预算编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要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需大幅提升医疗质量、优化健康服务。公立医院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科学谋划医院发展规划,合理使用预算资金,建立健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力,年度预算中重要项目支出均实行零基预算,项目申报时要科学测算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阐述项目实施计划与路径,让预算真正变得可执行、可管控、可考评。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允许调整,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但是,大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预算重视程度不够、预算编制也流于形式,根本不能与医院实际情况匹配、有的预算编制甚至照搬前几年的决算报表。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影响医院下一步发展规划,不能突出医院的发展方向,导致医院整体财务管理滞后。例如,医院拟购买某个大型医疗设备采购之前,没有很好地了解科室现有设备配置情况、科室医疗水平及患者就诊量,导致设备闲置、资金浪费,公立医院整体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3.资产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公立医院建立历史久远,有的医院还同时拥有多个院区或分院,导致部分资产在拆除、报废、调拨、借用过程中不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公立医院的资产报废、处置还需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手续严格、复杂,故有的医院长期不对资产进行报废、处置,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另外,有的医院在接受捐赠医疗设备时,由于捐赠方未提供设备发票,故未按规定登记固定资产账,未纳入单位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现象。
三、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医院经济活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医院应对相关的制度进行持续调整和改进,使各项制度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在医院经营活动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筹资管理、资本管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估等; 尤其要加强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医疗成本的管理。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医院业务运营中去,加强和相关业务科室的沟通,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决策层提供真实的经营数据并提出科学合理具有建设性的举措和意见,寓服务与管理,切实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是医院真正规范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医院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要切实认识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则是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第一,在编制收入预算时,要参考近三年度收入执行情况,再统筹考虑相关增减因素来测算下一年度的收入情况。第二,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结合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保障重大项目支出和设备采购,再依据医院床位数量增加情况,测算好药品、耗材、人员工资等增加额。确保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原则上做到无预算不支出、超支不补,上半年不增加不调整预算。第三,加强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确保有限的资金能积极发挥效益,做到“支出必有效,无效必问责”,同时,注重结果导向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下一年度预算编制中,适当调整其预算资金。
3.强化资产管理
目前,部公立医院财务软件未及时与《政府会计制度》对接,导致医院在收到无发票的捐赠设备时,无法通过系统按“名义金额 ”1元登记入账,导致资产流失,所以财务部门应结合着工作需要,要求软件服务商要尽快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模块,确保所有的固定资产能及时登记入账。部分地方财政部门对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按照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模式管理,要求医院的固定资产同时要录入财政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导致设备科录入的财政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账与医院财务科登记的固定资产账面金额不一致,出现“账账不一致”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调整固定资产登记、付款程序,将审核关口前移,要求设备科在支付固定资产款项时,先将其录入财政部门固定资产平台,财务科依据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后再支付款项,确保资产及时入账、确保“账账一致”。总之,医院要强化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四、结语
医院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当前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收支规模不断增加,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对医院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医院要注重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全面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领导能力、管理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饶果探析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29):32,34
[2]甘世红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市場,2018(31):153,155
[3]王丽娜基于新形势的强化及完善医院财务管理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8(32):14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