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王晓青 谈腾飞
青岛银燕环保科技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300
摘要: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水平,就需要做好土壤监测工作。但是实际当中由于场地污染特征分布不明确,加之污染类型存在差异,需要选择符合实际要求的点位布设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布设;土壤;监测;调查;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壤环境呈现出区域化、碎片化污染的特点。如果再沿用以往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与模式,将导致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因而,要积极做好监测点位布设的规划,提高城市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1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
对于污染区域的环境调查工作,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可行性原则。即监测点位的布设要充分考虑区域交通、周围建筑分布以及现场安全等因素,将各个要素都考虑在内,确保点位布设的可靠性,避免因点位布设不到而影响监测结果。第二,全面性原则。污染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点的布设要结合场地历史生产状况、土壤地质特征以及后续建筑规划等,明确土壤的质量情况,为区域环境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指导。第三,经济性原则。土壤监测点布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调查结果,但是实际点位布设中也不能为了追求质量而忽略成本,需要兼顾经济性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点位布设中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以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
2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标准研究
西方国家的土壤监测体系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多以相似地域同层土壤检测方法和美国测试与材料学会(ASTM)标准为土壤监测的实施规则和开展依据。虽然相对西方,我国的土壤监测体系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土壤监测方法和标准也日渐成体系。污染场地土壤监测布点一般以场地监测导则为基础,重点企业用地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及地方性监测指南为技术指引。尤其于2004年,我国根据全国土壤普查的情况颁布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关于土壤样品采集的整个过程与方法,并明确要求了监测项目与频率。这为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提供了实践指导标准。目前,污染场地土壤监测网点位布设的关键点为背景点和监测点。其中,背景点为未受到污染的土壤点位,可作为受污染土壤的空白控制点,该点位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以原始面貌展现,可为土壤污染原因的解析、土壤污染的治理提供对照参考;监测点位在污染场地的受污染区域,根据该区域受到的影响范围、污染特点和土壤类型差异,设置的土壤监测点位,其可全面而有效地反映场地各土壤区域的污染状况,并可实现对土壤指标变化的持续监控,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污染状况差异解析和治理政策的全面制定。
3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要点
3.1梯度带点位布设要点
城市化增加了城市人口,并继续增加城市面积,增加了对城市土地的需求,在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城市面积的分布将形成自然的城市化梯度。选址布局是根据城市化梯度将城市梯度监测区划分为不同的梯度带。当前,从市中心向外辐射的直线距离被广泛用作测量城市梯度的方法,并且还有一些文章将梯度划分为多个梯度区域。在进行梯度带点位的布设时,要重点对城乡分布梯度作出分析,并根据区域位置做好划分。一般来说,城市可以细分为三个不同的梯度区域:城区、郊区以及城乡接合部。
首先,区域划分工作要从市中心着手,由于不同区域距离市中心的直线长度各不相同,可以将此作为依据进行城区、结合部以及郊区的划分,需要注意的是,区域划分还要结合城市实际建设状况,对监测点位进行合理的布置与规划;其次,在开展梯度带点位的布设期间,要对该区域历史用地状况以及土地污染状况作出研究;此外,梯度带划分过程中,还要对城市现状、布局以及历史发展状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提高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与规划效果。
3.2网格布设要点
首先,布设网格时要充分考虑场地面积、污染分布等要素,以确保网格布设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其次,网格形状以多边形为准,例如:三角形、矩形等,便于监测点位的布设;最后,场地的网格布设要进行事先勘察,根据勘察分析结果实施网格的划分。
3.3功能区点位布设要点
不同的人类活动方式对土壤产生不同的影响,最直接的区别是将城市土壤与土壤利用分开,随机分配方法,系统分配方法和分区分配方法,为每个区域建立特定的收集点。该方法可以直观地调查土壤环境质量与其使用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类型土壤之间环境质量的差异,并增强对各种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理解。常规检测和比较研究各个功能区域的污染特征。由于城市土壤利用功能存在差异性,因而在开展土壤环境监测时,要将城市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城市建设期间会进行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开发区等划分,通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功能区域的划分,将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在对不同功能区域开展点位布设工作时,要明确土壤利用功能类型与土壤质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而实现对各类土壤环境变化状况的有效监测。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出现了功能区域叠加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功能区点位布设期间,要对土壤环境的利用功能作出分析,并结合实际状况进行该区域监测点位的布设。
3.4点位的纵向布设
在进行点位取样操作时,除了要考虑平面的点位布设,还需要考虑纵向的点位布设。由于土壤本身存在分层的特性,所以实际当中可以在土壤的不同土层中均匀布设采样点位,对于布设方法的选择如下:第一,表层土壤采样时,各种常用方法均有较好的效力保证;第二,浅层土壤考虑实地特征和土层深浅差异,可在不同深度范围多次取样制作混合样;第三,对深层土壤采样则需要采取纵向分层法,在多个土层分别采集代表性样品。
3.5环状分区点位布设
城市发展期间,会沿着市中心不断地向外延展。因而,在进行区域划分时,可以将城市分为一环、二环、三环、四环等区域。距离市中心越远的区域,点位布设的网格尺度也将越来越大。这样一来,才能适应城市每一环的土壤环境监测要求。这一分区监测方法,只适用于以环为单位的城市。具体监测过程中,可以根据城市环状分布的特点,并通过土壤质量定点监测的方式,对每一环的土壤污染情况做出对比,并对整个城市土壤环境质量作出综合分析与评定。在进行环状分区点位布设工作时,会随着环状分区范围的增大,使得点位布设和监测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而导致监测成本的增大。
结束语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实际布设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理想的布设方法,并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点位布设的合理性,最终提升环境调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单文丽,李会杰.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J].河南科技,2019(32):153-155.
[2]周飞.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布点布设及监测质量的提升[J].区域治理,2019(34):109-111.
[3]梁蒙.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检测点位布设方法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2):186+188.
[4]张立祥.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40+142.
[5]张启,佘雁翎,付丽洋,冯旭.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