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ccess的水质监测数据信息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1期   作者:任淑娟 权妍丽
[导读] 基于Access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功能,将水质监测的结果数据库化管理,以实现统计信息自动化处理。
        任淑娟  权妍丽
        (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  兰州  730030)
        【摘要】基于Access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功能,将水质监测的结果数据库化管理,以实现统计信息自动化处理。通过建立监测数据表等基本表,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建立查询、窗体和报表,自动形成各种监测数据的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监测结果统一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并将多年的水质资料系统管理,满足各种需求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实现监测成果信息化,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水质状况、发布水质公报、控制水质和治理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Access  监测数据  信息化  
1.研究概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流域经济的发展,水环境状况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水质监测数据是水质监测的成果和监测的产品,反映了水质质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说明了水体污染源排放的状况,体现了水体潜在的水质风险。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希望能够更便捷、更直观地获得水质信息,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得到数据处理结果。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污染形式依然严峻,水质监测是水文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基础。《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强水文监测中心建设,提高水文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提升水文巡测、水质分析和水文信息处理服务能力,建立手段先进、准确及时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城市水文监测体系。丰富水文信息产品,建设国家水文数据库,促进水文信息共享和应用,提升水文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依据“数字黄河"的建设要求,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实现流域水质监测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全面提升流域水质监测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现代化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但目前流域内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水质信息管理系统,给水质数据的录入及信息统计带来不便。水质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电子存储和管理,而且能将积累起来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后期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2.研究必要性  
        目前流域内水质分析数据采集、处理、原始报表编制和各种资源的配置仍以人工操作和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水质监测存在大量的手工劳动(如:监测结果的分析计算、原始报表的填写、月报统计及监测资料整汇编等)。每次水质监测指标几十个,每个指标都要进行数据的分析计算,由于采用传统手段进行计算汇总,工作量巨大,效率低下,人为错误率高。特别是随着监测频率和指标的迅速增加,工作量会急剧加大。这严重影响了水质监测工作的发展,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发一套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及统计很有必要。


3.研究内容
3.1Access数据库介绍
Access?不仅是一个数据库,而且它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它可以方便地利用各种数据源,生成窗体(表单),查询,报表和应用程序等。,进入Access界面,在界面的【对象】栏中,包含有七个对象。另在【组】栏中,可以包含数据库中不同类型对象的快捷方式的列表,通过创建组,并将对象添加到组,从而创建了相关对象的快捷方式集合。Access所提供的对象均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库文件(.mdb)中,Access中各对象的关系如图所示。
Access?数据库由六种对象组成,它们是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
表(Table)?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是创建其他5种对象的基础。表由记录组成,记录由字段组成,表用来存贮数据库的数据,故又称数据表。
查询(Query)?查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记录,按要求筛选记录并能连接若干个表的字段组成新表。
窗体(Form)?窗体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浏览、输入及更改数据的窗口还可以创建子窗体显示相关联的表的内容。窗体也称表单。
报表(Report)?报表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类汇总,然后打印出来,以便分析。
宏(Macro)?宏相当于DOS中的批处理,用来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Access?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供用户选择,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模块(Module)?模块的功能与宏类似,但它定义的操作比宏更精细和复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程序。模块使用?Visual?Basic?编程。
3.2技术路线
        先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对黄河流域片区每一年度内上百个水质监测断面几十个监测项目连续12个月的监测成果进行处理,通过编辑生成我们需要的黄河流域片区每个断面的年报结果和年特征值统计表,并对系统生成的统计表信息进行水质状况连续性分析,进一步实现水质监测数据电子数据库存储和管理。
        对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研究试验,编辑处理,将黄河流域片区近五年的所有监测数据导入Access进行处理,自动生成我们需要的黄河流域片区每个断面的年报结果和年特征值统计表;利用系统生成的统计表信息对黄河流域水质状况进行连续性分析,进一步实现水质监测数据系统管理和保存。
4.结论
        国外水质监测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先进国家的水质取水都基本实现了自动采集监测,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使水质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可靠。我国的采集监测基本仪器设备与国外相近,但在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存贮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基于Access水质监测数据信息化应用,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监测结果可靠性和可追溯性,而且能够将多年的水质资料系统管理,满足各种需求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实现监测成果信息化,水资源状况更加可视直观,为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和掌握水质状况、发布水质公报、控制水质和治理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Access数据库应用》北京邮电大学  作者:刘海波、刘东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