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1期   作者:尹利东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工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已经是发展的重要主轴,同时在此过程中,电气设备有着重要的作用,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可靠性与稳定性的研究。
        尹利东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1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工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已经是发展的重要主轴,同时在此过程中,电气设备有着重要的作用,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可靠性与稳定性的研究。要想电气设备运行工作时长期保证其稳定性,需要从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修方法上入手,制定严格的电气设备检查计划,保证电气设备的长周期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气设备;检查;维修
1电气设备维修原则
        1.1对电气设备充分熟悉
        若是想第一时间发现电气设备存在的故障,就应该详细的了解电气设备的内部构造以及相关软件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在对电路原理有一定基础的了解之上对故障的位置进行预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最为适宜的解决办法,同时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必要时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拆卸,如果对于电气设备并不熟悉,那么拆卸的过程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情况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损坏。
        1.2从设备外部开始检查
        遇到需要维修的故障问题时,必须要从设备的外部开始检查,不能盲目的对设备进行拆卸。首先要仔细查找可能出现损坏的部位,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例如该设备曾经出现过问题,是否进行过维修,设备更换的年限等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可以拆卸进行内部检修。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设备的维修,可以极大的提高维修效率,同时能够保障维修的准确性,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
        1.3先修理机械部分
        在维修之前要先检查机械部分是否出现了故障,如果有,那么要从机械部分先进行修理,在排除机械部分的故障之后才可以进行其他的电气设备检修,否则维修顺序出现错误时,很难再找出其他的故障,只有逐步推进才能具体的分析故障的成因,为日后的维护与检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1.4维修要从静态到动态
        切记在维修的过程中不能对设备通电,否则将会危及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要对保险丝等等裸露在外面的仪器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检查其是否出现有磨损或者腐蚀的情况,在这些检查无误之后,要进行内部的检查,排除损坏的根源,检查完成后,排除所有故障,在给设备通电使其开始运转工作,检查其运转时的数据参数,确定最终的检查检修结果是否合格。
        1.5先清洁再维修
        电气设备特别是关键部位进行清洁是必要的,因为某些电气设备污染会干扰对设备本身所存在故障问题的判断,甚至直接导致设备出现新的故障问题。对电路、元器件尤其各重要接触点进行细致地清理,然后再运行设备进行下一步检测,使得维修人员不会被设备污染所误导。
       1.6故障排除从简单到难
在进行检修时,首先要排除的是普遍存在的简单故障,这些故障因为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有一套完善的处理方法,而且维修效率普遍高于其他故障,在解决这些普遍故障之后,在对设备进行深层次检修,从而处理特殊故障或者是低频故障。
1.7 定期的有计划的维修原则
   与上述原则不同的是,这个原则更像是一个维修习惯。电气设备的老化与损伤是与日俱增的,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防止设备中的各种不利因素,这样才能使检修人员的检查维修工作万无一失。

所以,企业或单位的监管人员和检修人员之间要互相配合,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建立符合本身企业或单位实际情况的检修项目。当然,检修工作也不能机械古板,这时检修人员的经验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2电气设备维修方法
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需要进行及时维修,俗话说“工业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电气设备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动力部分,其运行的连续性不言而喻。所以保证电气设备可靠性,快速排除电气故障,合理、高效的维修方法在电气设备的维修过程中非常重要。关于故障维修方法,我有几点心得可以交流,或许能帮助维修人员提升维修技术,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1被动维修法
对于维修来说,目前部分工业生产单位大部分使用的方法为被动维修,所谓被动维修,即是直到设备出现故障(运转设备停转等)才对其进行维修的维修方法。针对被动维修来说,会耽误生产工作,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对生产效益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设备出现问题,无法继续进行生产,需要停止工作来进行维修,会耽误工作效率,如果是机械行业单台作业,其影响还可控,如果是化工等连续工艺的流水线生产,那损失就大了。所以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杜绝出现被动维修情况,避免由于设备的故障影响到生产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2定期维修法
定期维修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法,电气设备定期维修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定期维修可以预防一定事故的出现,保证设备的整体稳定性。电气设备的定期维修的主要缺点是一是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敷衍情况,二是固定的日期进行相关的故障检查,对于维修工作来说,无论是否存在故障,都要进行相关的工作,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成本与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定期维修可以作为补充维修方式,不可以作为主要维修方式。
2.3计划性维修法
对于维修来说,计划维修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可以保证相关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所谓计划维修,即是指在维修的过程中,根据设备的工作特性和运行周期,制定专门的计划,保证有规律的进行设备维护。通过计划维修,可以避免出现设备的潜在故障扩大化,同时,通过策划维修,可以提升整体的维修质量,统筹安排,避免出现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最为主要的是可以提升设备的整体稳定性。
2.4智能巡检维修法
现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重要的设备和重要的岗位,大量使用智能工作设备(如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智能监控设备代替人工发现故障和自动处理故障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用得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际操作检修工作环节的注意点
3.1快速分析故障区域是关键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电气设备可以进行相关的故障区域分析,通过分析的方式,判断相关设备故障区域,避免通过拆卸的方式进行检修,划分故障区域,最后进行故障排除,这样不但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避免拆卸带来的机械损伤。但是在故障区域的判断过程中,应合理判断相关电路的问题,区分相关的故障线路情况,掌握判断主电路与支线电路的情况。
3.2直观检查维修很重要
维修过程中,可以通过直观检查的方式进行观察判断,所谓直观检查,即是通过气味、声音、外观的判断,来发现相关故障问题,最后做出合理的判断。但是对于直观检查来说,需要检查人员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支撑,通过不进行拆卸的方式,对故障原因进行判断,最后使用分解检修的方式,相对设备的外部结构进行检查,再对其部件进行清理,然后完成整体的结构检查,避免遗漏,保证故障的全面性排除,对整体的故障进行处理。
3.3使用检测工具维修不可少
每种设备有其通用性,也有其独特性。各种专用检测工具、维修工具必不可少,也非常好用,很多设备在生产时就生产了配套使用的专利、专用工具。也只有专用工具才能检测出故障所在。并告诉排除故障的维修方法。
4总结
综上所述,电气设备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整体的发展与要求,并且结合现代的发展技术,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将故障维修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提升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才能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电气设备防潮的关键性问题研究[J].张效民,周小莉.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
[2]企业电气设备维护和管理方法探究[J].陈朝霞.山东工业技术.2018(01)
[3]郑建辉.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6(12):151.
[4]杨腾飞.关于变电所电气设备的维修技术探析[J].化工管理,201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