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2期   作者:范全刚
[导读] 近年来,消防人员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牺牲、受伤的话题在社会新闻板块
        范全刚
        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曹妃甸工业区大队   063000
        摘要:近年来,消防人员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牺牲、受伤的话题在社会新闻板块内屡见不鲜,引发大众、政府部门、消防领域等社会各界聚焦热议。鉴于此,本文将以消防救援队伍角度,重点阐述了灭火救援的安全现状,提出了加强安全灭火援救措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应对措施
        新时代下,我国市场经济总体增收势头稳中向好、健康发展,带动我国各地城市建设综合水平连续提高。但这一良好社会现象同样催发火患灾害在各地区加剧突发频率,为消防系统直接带来灭火救援工作时效性的严峻考验。
        现阶段,因消防系统随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大众诉求做出的体制改革,使得其工作职能发生了深远、重大变革,这也间接提升了消防系统日常出警救援频次。且救助工作的具体内容日渐复杂、多元,导致救援处理难度系数不断增高。在此消防领域大背景中,消防人员出警将直面各类生命威胁,也对其生命安全的保障提出重大挑战。因此,在消防系统健全发展中,应将保证消防人员自体救援安全摆放至作业首位,预防消防人员主体伤亡。
一、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
1救援工作复杂
        首先,因城市大众居住、活动的密集性特点,在建筑内部突发火情危机中,消防人员的施救对象规模较为庞大。特别是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推进将可遭遇大量困扰、阻碍,使得消防人员在救助任务中将遭遇众多危险隐患;其次,有毒有害企业,如化工厂等,出现火情危机时,较易催化形成各等级的爆炸事故,不仅为消防人员实地火场救援工作大幅增长操作难度,还可造成消防人员施救途中遭受炸伤威胁,甚至是生命代价;最后,针对大型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而言。由于人员在此处密集聚集、流通,当火灾事故发生、火情蔓延较快时,一旦大众未被集中疏散、指导撤离,出现推搡、踩踏等不良事件将具备高可能性。为消防人员准确判断火场各方面实况将带来误差引导,使科学、合规的灭火施救方案制定延后。造成消防人员无法正确预知、断定火场及其内部不定分子的高危险性,导致消防人员人身安全不能稳定保证[1]。
2实战条件欠缺
        因火灾事故持有的高突发性,其发生时间、场地均无法有效控制,这就为消防人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做出了正面要求。但纵观我国各地消防队伍救援实战训练条件的多项实情,部分地区因城市经济建设疲软,使当地消防系统缺乏现代化实战训练硬件、软件的有力支撑。促使消防人员不能在前沿性技术、设备辅助下加强自体救援作业实战的综合能力,在投身实际火场救援中无法做出更为全面、准确的火灾事故判断、评估。

被有限性施救实战训练限制救援思路、行为,加之自身安全防护水平的不足、欠缺,导致个人在重大火情危机中常陷入高危险境地。
二、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的应对措施
1安全制度
        为确保消防人员参与灭火作战任务的基本人身安全,可采取完善、优化救援安全规定、制度的管理措施,以硬性要求其执行的控制手段,帮助消防人员清晰认知救援任务责权范围、内容。此外,因规定具体条目的设置是将以往高效性灭火施救工作经验的概括作为落脚点。所以,说服性较高。有利于消防人员通过对安全防范制度的深层次学习、领悟,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开展高质救援作业。增强灭火救助工作效率,挽救被困大众的生命、财产[2]。
2扩大投入
        除与时俱进的更新、升级消防系统所用的基础性通讯、防护等消防设备,强化消防人员个体作战能力外。消防系统还应在组织内部积极引进前沿、先进性信息技术、设备,如虚拟技术等。而科学运用该类技术、软件,可为消防人员创建高仿真的火场救援实战训练场景。以科学技术的辅佐增长消防人员灭火救助、自我防护能力,使其能够深刻意识到火灾现场灭火救援的危险性,可以严肃、谨慎的作业态度自主重视个人安全防范。另外,因虚拟技术具备的模拟功效。消防人员在其构建的逼真火灾事故场景内,可通过仿真形式的被困人员呼喊、物体高处跌落等事物声音,完善心理建设。锻炼自身火场施救过程中的精准判断、灵活应变、环境适应等综合能力,提高职业专业性救援素养。
3培训活动
        消防系统需在组织内部以定期的模式邀请消防领域内专家学者针对消防人员的安全防护、设施使用、职业素养、施救措施、心理引导等核心性灭火救援工作主题承办培训、学习活动,积累消防队伍整体火灾事故救援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并搭配业务考核,检验消防人员火情施救、安全防范等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程度,多角度加强消防人员实战能力。使消防人员可在环境复杂、诸多隐患的火灾现场以确保个体安全的前提下高质实施救援任务,减少火患灾害对被困大众生命、财产的负面侵害[3]。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社会大众日常生活核心形式的变更、建筑工程的大规模兴建等社会元素使然,导致火灾事故突发概率对比以往显著提升,也在无形中为消防人员埋下了大量灭火救援作业实行中的人身安全侵犯隐患。对此,为保障消防人员作战基础性生命安全,维护地区社会运转秩序有序性。消防系统应立足总结、归纳时下消防人员执行灭火救援工作的多样安全现况,针对其中不良问题科学、合理设计、制定现实性应对措施,全方位保证消防人员在实地火场实施救援作业的根本安全,增强其火情现场机动性。为困被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救助服务,创建大众配合消防人员逃生、自救的良好条件,强化火灾事故援救任务关键实效性。
四、参考文献:
[1]刘宏晖.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6):65+67.
[2]李钟.新形势下消防队伍灭火救援指挥调度工作的职能定位及任务——作战指挥中心的眼耳口鼻论[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2):59-60.
[3]庄添福,叶华灿.关于加强化工灾害事故消防救援处置能力建设的思考[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7):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