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荣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2期   作者:周成凤
[导读]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推动2008年为“马铃
        周成凤
        得荣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四川 甘孜 627950
        摘要: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推动2008年为“马铃薯年”,将马铃薯定义为地球“未来的粮食”。本文总结了得荣县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从土壤选择、整地、 施肥、品种选择、种薯处理 、播种覆膜、合理密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等技术提出标准化操作规程,供种植户使用。
        关键词:得荣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
        1.1马铃薯对土壤的要求
        马铃薯喜冷凉,不耐高温,是喜欢低温的农作物,其薯块的形成和生长最适合肥沃、疏松、通透性好的微酸性轻质土壤,PH5.5~6.0最为适宜。因此马铃薯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壤土。
        1.2马铃薯对前茬的要求
        马铃薯受病虫危害严重,轮作是减轻以土壤为传播媒界的病虫杂草的有效措施。因此马铃薯选茬是生产上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宜轮作、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科作物连作,宜与禾本科、豆科类作物连作。因此马铃薯一般选择豆类、玉米、小麦、青稞、荞麦、绿肥等前茬较好,不能选择前茬作物是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否则感病严重。
        2.整地与施肥
        2.1整地
        马铃薯整地的最大要求是深耕,深耕土地可以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提高抗旱能力,为高产打下基础。因此,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翻25-30厘米。在得荣县高山、半高山地区,马铃薯一般选择青稞作茬口,前作物收获完15天左右深耕,并及时掩埋杂草残茬,消灭病残植株。次年4月播,播种前进行一次深耕,深度要达30厘米以上,使土壤颗粒大小合适,避免大土块。
        2.2施足基肥
        马铃薯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比例为2.5:1:4.5,以钾素的吸收量最多。钾素的供给主要依靠有机肥。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钾素成分,重施有机肥特别是厩肥及堆肥,对钾的补充作用大。另外,马铃薯栽培中有大量施用草木灰的传统,用以补钾,但在施肥过程中,注意把草木灰与农家厩肥分开使用,否则会造成氮肥的流失。
        马铃薯要施足基肥,应达到整个生育期肥料的80%以上,追肥则宁少毋多。要求每亩施有机肥料2000kg,三元复合肥100 kg 。
        根外追肥:在现蕾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1kg+尿素1kg兑水60kg叶面喷施。
        3. 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3.1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良品种是实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品种上应选择早熟、抗病、休眠期短、种薯健壮、无虫害病害、芽眼多、产量高的品种。如:川芋56、中暑5号、米拉、陇薯6等3代以内的脱毒早、中、晚熟种薯。
        3.2精选种薯
        选用脱毒种薯。种薯出窖后要严格挑选,以壮龄块茎作种薯,淘汰薯形不规整、表皮粗糙老化及芽眼凸出、皮色暗淡带病等不良性状的薯块。
         3.3 种薯处理
        播种前种薯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1)切块:小的种薯(50g以下)一般不切块,整薯播种;大的种薯(50g以上)应进行切块,切块时要纵切或斜切,保证芽的顶端优势。按照芽眼切,每个切块应含有1~2个芽眼,平均单块重30克以上,切块应为楔状,不要成条状或片状。切块过程中要注意切刀消毒,一般将两把刀浸泡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使用其中一把刀切完一个种薯后,将刀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取另一把刀切下一个种薯,交替进行。切块时应将顶芽薯块与侧芽薯块分开堆放、分开播种,使出苗整齐。(2)促进切口愈合:切块后的薯块用草木灰均匀拌种,以促进切口愈合。
        4. 播种覆膜
        4.1播种时期  
        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4.2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开沟条播,农家厩肥、复合肥、土壤混匀后施入沟底,履盖一层浅土后播种种薯,使薯块切口朝上,芽眼朝下,播后覆土。
        4.3喷除草剂  
        覆土后每亩用芽前除草剂(金都尔、乙草胺等)100毫升兑水50kg全田喷施。


        4.4地膜覆盖技术
        (1)覆盖地膜,能提高地温,改善耕作层土壤环境,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抑制杂草病虫害,能有效提高马铃薯单产。(2)先播种后覆膜:播种期前7~10天,整地起垄播种、喷施除草剂后,即覆膜,效果较好,出苗时需破膜引苗。
        5.合理密植
        采用高垄栽培:垄宽90厘米,垄高25厘米,垄沟宽40厘米为宜。用种量150~200kg。
        早熟种:密度一般为4000~4500株/亩。窝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也可以实行双行错窝垄作,行宽1.1米,垄宽0.7米,窝距0.3米。
        晚熟种:密度一般为3500~4000株/亩。窝距30厘米,行距65厘米,单行垄作。
        中熟种:密度介于早熟种和晚熟种之间。
        6.田间管理
        6.1播种后
        播种后10~15天,如遇严重春旱,需浇1次小水,浇水后地面见干,及时耙松土和除灭杂草。出苗前如遇雨,及时将土壤松锄。地膜覆盖栽培需及时引苗、压膜。                                  
        6.2出苗后管理
        马铃薯幼苗期短。出苗期后随浇水进行追肥,或先追肥后浇水,追施尿素10kg/亩。垄间进行深锄中耕,浅培土,以培上第1片单叶为度。
        6.3发根期管理
        发根初期浇水,结合中耕培土,加深行间松土层。发根后期当植株现蕾并封垄前,进行大量培土和垄间深中耕,以利控秧促薯。地膜覆盖栽培地块现薯时除膜。
        6.4结薯期管理
        开花后进人结薯盛期,土壤应保持湿润状态,遇旱要经常浇水,遇雨则及时清沟排水。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以防种薯老化。
        6.5植株调控
        若马铃薯植株出现疯长,将顶部尚未展开的叶片一齐割去,以抑制徒长,开花初期或蕾期将花穗摘去,花及浆果要耗费大量光合产物,摘去之后有利于块茎膨大及淀粉积累。
        7.病虫害防治
        7.1 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入冬前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然后深翻.既可风化土壤,又有利于消灭土中的病菌、杂草种子和越冬害虫。(2)轮作倒茬。以粮、豆茬为适,忌连作或与茄科作物重茬,轮作期2~3年。
        7.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用2.5%鱼藤粉乳剂600~800倍液,或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等低毒生物药剂喷雾防治。
        7.3化学防治
        (1)早疫病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1500-2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2)晚疫病防治。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田块,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推广脱毒种薯,最关键的是处理中心病株,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消毁。晚疫病发生初期可立即喷施68.75%银法利悬浮剂、10%科佳悬浮剂、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等治疗性强的药剂以控制住发病中心,以后每隔7~10天喷施保护性药剂+治疗性药剂,一般一生长期喷药3~4次即可。(3)病毒病防治。可选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4)蚜虫防治。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5~7天喷1次,喷2~3次。(5)地下害虫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可选用50%辛硫磷和90%晶体敌百虫灌根或拌诱饵诱杀。
        8.收获及贮藏
        根据生长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采收。当茎叶由绿逐渐变黄转枯,匍匐茎与块茎容易脱落时,即可收获。在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年份。应在收获前1周左右割秧,运出田外,让地面曝晒3~5天,再进行收获。
        马铃薯收获时应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避免薯块在光下暴露变绿产生茄碱苷含量超标,使人畜中毒。然后按马铃薯大小、色泽、病虫害等情况进行分级包装,在散射光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翻拣1~2次烂薯,并保证种薯正常生理所需贮藏条件,以减少病、烂薯,确保种薯品质。
        参考文献
        [1]卢刚.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0(11)
        [2]郑军.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