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艳萍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104
摘要: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之间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比如铜鼓文化,花山文化,壮锦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渲染,使当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文化精神融入到园本课程的生态化路径,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始进行,首先要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壮族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其次积极的开展相关的文化教学活动,利用游戏和其他形式发扬和传承壮族文化,使壮族文化更加深入的融入到幼儿园的课程教学当中,发挥文化地域优势,创造具有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的幼儿园课程教学体系。本文针对广西壮族文化融入原本课程的生态化路径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广西;壮族文化;园本课程;生态化路径;分析
引言:广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如何有效的将壮族文化融入到原本的课程教学当中[1],形成一种生态化的教学特色,是当地教育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将生态文化理念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领域中,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2],同时开展多门课程,比如社会,自然,美术,音乐等等,通过这些课程知识学习和了解,对深入的了解壮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
1加强壮族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融合
教育环境对幼儿园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产生了隐蔽而神秘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园教学环境,是实现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具体的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精神环境等等。
1.1幼儿园环境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工作人员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壮族文化因素有效的融入到幼儿园建筑设计工作中。并将文化元素有效地融入到幼儿的日常教学和生活当中,形成积极的文化熏陶,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有效地融入壮族文化元素结合幼儿园的具体环境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具有浓郁壮族文化色彩的幼儿园环境。
1.2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园内的建筑,走廊,墙壁和其他硬件基础设施,在教室内需要对不同的部位进行装饰,运用鲜明的壮族文化元素进行点缀,教室墙壁屋顶,座椅等部位进行美化和装饰,利用具有文化特色的图案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增强文化熏陶,让学生感受到壮族民族文化的特色,充满艺术气息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自豪感,对传递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1.3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人员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要求幼儿园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精神素养,善于沟通和交流,同时营造园内的民主和自由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要保持激情的状态,同时要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并且工作细心,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宽容和包容,这些心理环境的营造和变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充满信任,并且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广西壮族文化与幼儿园活动的有效融合
2.1壮族文化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融合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加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由于主题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所以幼儿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课程内容,设定一个教学主题,对零散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有效地促进壮族文化与教学主题活动相融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壮族名人传记,风景和风俗等相关文化,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结合幼儿园学生的心理特点,整合活动内容,壮族文化多种多样,形式各不相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的应用不同的文化资源,和园本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融合,积极地开展园本课程活动,同时,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到实际的民族文化制作和创作当中,结合家长团体,社区和其他组织机构共同完成教学主题活动。
2.2壮族文化和游戏相结合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游戏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幼儿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游戏进行改编,创设自由和探索的教学情境,利用壮族民间故事,并改编成游戏,对游戏方法和游戏内容进行创新,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的认知地域文化水平,优化了知识结构,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内容可以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学游戏的开展,学生不但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3壮族文化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壮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它包含了唱,跳,画,演等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实现和艺术教学领域的完美融合和渗透,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民族艺术气息和色彩,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喜欢游戏,同学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壮族文化和领域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个具有文化色彩的教育生态系统。比如抛绣球是最具代表性的壮族文化体现,课堂中通过抛绣球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水平,包括音乐节奏和韵律方面的感受,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故事和童谣,有效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素材的创新和优化,介绍民间故事等相关知识,丰富了课堂教学素材,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和生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念,并创设生态教学模块,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也可以利用民间的种植园和生态保护区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结论:广西壮族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生态化路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主题活动的开展以及区域活动和游戏的综合教学,使整个壮族文化更加深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形成了生态化园本课程体系,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壮族民族文化内涵,并将文化深入到心中,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参考文献:
[1]艾桃桃,张筠,彭鸿等.广西壮族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生态化路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14):176-177.
[2]肖万娟.广西壮族文化元素的挖掘及应用手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8):1872-1876,1879.
[3] 何红梅.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探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3):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