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关键点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2期   作者:张禹
[导读] 现在的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张禹
        望都县消防救援大队  河北省保定市072450
        摘要:现在的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生的吃、穿、住、行,那么根据人民生活的不断需求,这就衍生出了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但由于前些年国家消防规范与法规存在的漏洞,致使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出现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使国家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现在我国不断地去完善,加强消防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要求,比较与前几年,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人员密集型场所的消防安全事故也有所下降。
        关键词: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事故
        引言:
        在人员密集型场所由于现场的人员流动性较强,复杂性较高。有一定的管理难度,所以在使用中,由于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无法顾及到方方面面,致使有很多时候将小的火灾隐患,逐渐的就会发展成为大的火灾隐患,以至于在隐患堆积成一定数量之后,出现安全事故的案例也是比较多的,所以本文就以如何进行人员密集型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做如下几点的探究。
        一、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在人员密集型场所内,有很多的消防安全隐患是人为导致的,所以这个时候主体使用单位就要加强消控室值班人员、保安、后勤人员的日常巡视监督与管理工作,加强人员的巡逻,对现场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能及时改正的要现场责令整改,对于现场无法及时整改到位的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临时性办法先予以解决,再去要求相关的维保单位进行解决。同时主体单位对于使用单位也要加强管理,对于使用单位,在装修、改造时私自将消防报警设备遮挡、掩盖的做法要责令使用单位进行整改[1]。例如在人员密集型场所中由于人员的密集程度相比较住宅而言,人员密度高,流动性较大,所以在突发消防安全事故时,及时有效的疏散人群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很多使用单位无视消防安全,随意的就将安全疏散通道堵塞,造成安全疏散通道内部无法畅通,这些都是主体单位要安排专人,在不定期内对现场进行监督以及检查,这样才能确保在人员密集型场所内小的火灾隐患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二、加强人员培训
        现如今人们为追求一种便利,会将餐饮、娱乐、购物等一系列的场所综合构建,成为现在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不仅建筑结构丰富,消防设施与设备复杂,这就进一步的要求,主体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控室值班人员对于自身所身处的现场情况例如面积、建筑高度、商铺分布情况等都要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并且还要熟悉消控室内的各种消防设备的操作方法,这都对人员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主体单位要对消控室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同时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对消控室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对于在考核中不合格、不达标者要进行培训或者调离其岗位。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商业综合体内部的空间比加大,有时火情出现时无法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情况,这时使用单位的人员经过培训后就可在第一时间控制火情,让损失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三、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
很多的消防安全事故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消防安全主体单位责任
意识和监督及检查意识不强造成的。

由于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由于各种原因就疏忽了现场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例如在很多发生在我国的消防火灾案例中很多就是因为在发生小的火灾时,人员及时到现场却发现灭火器失压无法喷射,室内消火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灭火,这就直接导致小火慢慢发展成为大火,直至到最后的失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消防安全主体单位就要安排专项人员对一些基本的消防灭火设施要进行动态检查[2]。要再检查中发现并找出问题,及时向所在岗位的领导进行汇报,维护好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主体单位每年应聘请第三方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管理场所进行一次有效的、全面的消防检测也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请有资质的维保单位进行维护保养与检测。
        四、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监督
消防安全主体单位不仅只是要监督检查自身,同时对于现场的使用单位例如
铺面、建筑物内部的餐饮、娱乐场所都要进行监督与检查,首先监督的一点就是其使用单位的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否能够对自己所在区域内的消防设备能否进行一些基本的检查,坚决要杜绝由于使用单位的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例如在使用单位人员在密集型场所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违规在自身的管理区域内堆放可燃或易燃物,对于这些,主体单位要进行及时的备案与动态的考核,对于检查出现的问题要要求使用单位进行相应的整改。并且要求使用单位对其员工进行一定的安全意识培训。
        五、加强检查自身的消防应急预案
人员密集型场所最为主要的还有一点就是,主体使用单位要加强自身的消防
应急预案的优化与完善,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检查一次,用一次真实的消防应急演练来检查自身设置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是否能够有效快速的疏散人群,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处置突发状况,在紧急状态下员工是否依然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还要检查在应急预案中是否有冲突的地方,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充分的利用这些问题来优化消防应急预案,将危险降到最低,将损失降到最低。
        六、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监督与检查
管理人员密集型场所时要明确责任制,要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
头上,坚决要杜绝消防安全人员的责任不明确,出现突发事故时由于责任的不明确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坚决不能出现的,在日常的消防工作安排中就要明确人员的消防责任,例如在大型建筑物中每层要有每层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主管等人员,每个使用、出租出去的商铺内要让使用单位落实一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并且向主体单位进行备案。这样就把大的消防工作内容进行细化,明确了人员,也落实到人员[3]。这样才能确保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后确定责任之时,才能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
        七、让群众也成为监督者
消防安全这种大事不仅只是关乎于企业、单位更关乎与个人,所以企业单位
可以在必要时设立一个监督举报箱,让群众也参与进来,让群众也进行监督,那么通过一种群众的监督,也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消防主体单位是否在日常的检查中是否能够细心,。同时消防安全主体单位是否能够虚心的去接受提出的建议,整改的是否到位也是从这一方面反映出来的。因为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消防安全主体单位在因为某些原因整改不到位时也是一种反向施压的一个方法。
        八、结束语
        大型综合商业体与人员密集型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要多方面参与,多方面管理、监督与检查的一个过程。这其中就包括了方方面面,但要做到最好,最为主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的监督与检查,让火灾隐患尽可能的早暴露出来,把小的火灾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确保建筑物内部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也要明白在火灾的面前,人人都要绷紧一根弦,人人都是监督者、发现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型的人员密集型场所能够少发生火灾,甚至不发生火灾。
        参考文献:
[1]张峰. 探究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相关要点[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 000(012):48-49.
[2]刘水和.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 No.302(10):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