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 天津 300191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数字图书资源凭借其便捷性、高效性等优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逐渐成为主流阅读模式,现代化图书馆也逐渐将数字图书资源的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工作。党校图书馆通过数字图书资源的完善可以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阅读服务质量的提升,本文重点就党校数字图书资源建设现状和具体的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建设途径
一、前言
数字图书资源建设是党校图书馆适应新形势和当前党员阅读习惯的必然举措。党校图书馆应当结合数字图书资源的特点积极进行馆藏资源的扩充和管理模式的改革,结合数字图书资源的特点构建完善的综合性的图书资源管理系统平台。为了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其对于党政建设的推动作用,要加大数字图书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党校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各级党校就就加大在数字图书资源建设方面的资金、人力投入,数字图书资源在馆藏总资源中所占的规模也逐步提升,线上服务平台的完善促进了党校数字图书资源服务效用的发挥。此外党校图书馆也更加注重数字图书资源库的共同建设和信息共享,提升了数字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数字图书资源逐渐成为了党校图书馆的支撑性内容。
但是目前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整合管理的缺失,导致各种类型的图书资源混杂,给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读者的书目索引和图书阅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其次统一标准规范的缺失也影响了党校图书馆建设效率和馆藏质量的提升,各级党校在数字图书资源内容选择以及管理落实缺乏指导和参考标准,导致图书资源内容侧重和管理的随意性,数字图书资源的优势无法发挥。此外图书资源和管理模式与读者的实际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数字图书资源的内容与传统纸质图书资源存在交叉,增加馆藏扩充成本的同时党校图书馆馆藏的覆盖面和馆藏质量却没有得到提升。党校应当为图书馆内的数字图书资源配置相适应的数字化检索和浏览系统,但在实际的图书馆建设中受到技术、设备成本以及管理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党校图书馆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数字化阅读平台。最后各级党校图书馆和各个地区的图书馆存在分工协作缺失的问题,党校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共享性、便捷性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图1 党校数字图书资源管理平台
三、党校数字图书资源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党校图书馆要结合数字图书资源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数字图书管理平台,其架构具体如图1所示。图书馆馆员同时承担数字图书系统管理员的职责,在总系统平台可以进行图书资源管理、用户权限控制以及系统配置等操作,此外数字图书管理平台还提供了个人中心模块,图书馆使用者除了可以进行阅读、收藏和个人信息管理操作之外,还可以进行数字图书资源的上传,并利用线上平台与管理员以及其他阅读者进行交流。
四、推动党校数字图书资源建设的途径
4.1加强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
为了提高数字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除了加强党校图书馆信息收集的工作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其数字信息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籍,数字图书资源存储和阅读更为便利,但是由于信息内容繁杂多样加之数据总量较大,管理的难度相对也比较高,除此之外由于数字图书格式和类型不统一,如果不对其进行整合管理则无法发挥数字图书资源的聚合效应。因而党校图书馆要注重信息整合处理和分析模式的优化调整,一方面要注重重复信息数据的筛选和剔除,避免图书资源重复引进造成的成本增加。此外对党校图书馆内部不同的图书资源形式可以建立统一的检索标准和形式,为阅读者的浏览搜索和图书资源获取提供便利。在进行新的数字图书资源引进时,要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做好入库登记和目录索引更新。此外要做好传统图书资源和数字图书的整合管理,在发展数字图书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图书资源效用的发挥。
4.2建立数字图书资源信息标准
信息标准和规范是数字图书资源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推进党校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须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类图书的协调管理和规范。我国近年来对于数字图书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联同多家图书情报机构一起制定了相应的数字图书资源管理和共享的初步规范标准,为党校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的建设提供参考。党校图书馆相较于一般的社会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在参考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要结合党校图书馆的功能和馆藏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标准规范体系,促进党校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库的建立和完善。基于党政工作的特点和党员阅读学习的需求所建立的统一标准规范中,除了对图书内容、图书来源的规定之外,还要制定标准化的数字图书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标准,在促进党校数字图书馆馆藏的扩充和丰富的基础上要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
4.3加强图书馆间的分工协作
数字图书资源具有更强的共享性,而各个党校的图书馆资源和内容具有同质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分工协作和资源共建共享,构建统一的资源涵盖丰富的大规模数字图书资源库,充分发挥数字图书资源聚合共享的优势。数字图书资源建设的分工协作包括党校系统内部的纵向合作以及党校与其他地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纵向协作,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充分发挥党校图书馆对于党政建设的效用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地区和高校的文化发展以及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开展纵向合作时为了提高可行性,党校图书馆要坚持合作对象选择的就近原则,促进数字图书资源建设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数字图书资源的引进和大规模数据库的建设是分工协作的主要形势,各个图书馆要加强合作通过购买成本的分摊和信息共享促进党校图书馆综合效益的提升。
4.4注重读者需求的满足
数字图书资源建设要基于读者的需求来进行,党校图书馆在进行数字资源收集整理和日常运维管理时要对各方意见和读者的建议虚心接纳和吸收,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校科研工作的特点,以此为依据对当前数字图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和解决,提高党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提升,结合不同读者的需求和图书内容的特点进行新型服务方法的创设和提供,逐步形成以服务为主导的党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对数字图书资源进行科学的筛选和收集,根据党政建设和读者阅读需求明确数字图书资源的建设重点,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资源对于党校图书馆数据库的补充作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数字资源成本低廉和内容丰富等优势对当前党校图书馆管理所面临的资源和成本困境。为了提高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可以对原有的图书检索模式进行创新,除了传统的关键词、作者以及标题等文字信息检索外,以NSCT特征提取算法为基础可以建立图像检索的模块,系统架构设计和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4.5提高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数字图书资源对于党校图书馆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馆员作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会对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的服务质量的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推动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和创新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增加在数字图书资源引进和更新方面的投入之外,还要加强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一方面要主动引进图书管理专业的技术性人才,为党校图书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注重在职员工的教育培训,引导图书馆馆员学习信息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知识,注重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相关的数据库、多媒体、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信息等技术的学习,提高党校图书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图2 党校图书馆图像检索框架示例
4.6注重社会数字图书资源的馆藏化
数字图书资源更加方便传输,党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数字图书资源的共享性的优势,通过对多种社会化资源的转变和收录,在扩充图书馆书籍资源馆藏规模的同时,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党校图书馆可以原有的纸质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的转换,方便阅读者的随时随地下载学习。地方党校图书馆自建数字化平台的难度较高,且技术、设备以及人员的投入过大,因而可以通过购买商品化数字图书资源将其作为馆藏收录,此外还可以对高质量的期刊资源进行下载和归纳整理。
五、结束语
数字图书资源的建设对于党校图书馆效能的发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党校图书馆要构建完善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同时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图书馆分工协作以及读者需求的满足,促进党校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库馆藏数量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朴.信息服务时代下的市级党校移动图书馆建设创新[J].兰台内外,2020(23):43-45.
[2]高玉芝.新时代背景下,对县级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国际公关,2020(06):145+147.
[3]罗静.新形势下市级党校图书馆服务的着力点[J].办公室务,2020(2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