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标准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秦文静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要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就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五七二台  北京市  10110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要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就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发展。而在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档案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繁杂,同时又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让其变得更加规范和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为必要环节。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引言
        当前,我们应当将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作为一项关键课题,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要客观、深入认识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策略,以切实、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以使档案管理工作体现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价值。
        1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面临的新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地步入到了经济新常态中。在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各级事业单位逐渐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对档案管理工作指明了改革方向,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在各级事业单位在高制度标准和高目标定位的工作要求下,完成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建设。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事业单位应当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积极地引进新的档案管理技术和档案管理方法,在确保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积极地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果打下基础。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欠缺
        近些年来,虽然许多事业单位已经逐渐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但是很多没有涉及档案工作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往往只是在做一些表面工作,根本没有真正地把档案管理工作以及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导致许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工作不细心和不认真等情况,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在专业技术上没有达标
        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的档案专业化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支持。只有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热情和责任心,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和专业技术能力和素养,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另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岗位调动比较频繁,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完全熟悉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这就很可能出现工作失误和缺陷。更有甚者,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是临时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隐患,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3.1深化对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认识
        想要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事业单位就需要不断深化并明确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认知。在此过程中,相关的事业单位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初始认知程度,不断深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认知。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认识培训,要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培训过程中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切实把这种意识入脑、入心,这样才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真正投入到工作之中,严格遵守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开展工作。


        3.2健全各个环节的相应工作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的体系较为庞大,工作环节众多,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应当以相应制度作为规范、约束和指导,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健全各个环节的相应工作制度。例如,在关键的档案信息收集、填写环节,针对不同分卷、类型和具体情况的信息内容,要明确信息的收集范围,统一填写内容的格式和要求等,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以此保证所有档案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并具有高度的可读性、可用性。另外,对于档案的存放保管、调用权限等,也需要给出明确的制度规定,与档案保密制度相协调。
        3.3建立事业单位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机制
        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规范化,必须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制度,确保所有档案管理人员都能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和制度开展工作。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事业单位还需要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4统一规范信息化建设的标准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利用信息化建设完成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设成为了当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从实际的工作分析可知,为了能够积极地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各级事业单位正在逐步地完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但是到目前为止,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因为未能及时地形成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导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进程缓慢。所以在进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尽早建立健全一套统一化,规范化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这样才能够确保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稳步推进。具体而言,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参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规范和标准。结合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要求,建立起基于统一的操作模式进行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处理体系。对档案管理的过程进行严格地要求,规范其行为,然后通过规范化的处理体系完成档案的信息化转化。
        3.5提升事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该项工作的进行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档案管理改革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开展事业内部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档案管理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管理方法与理论,不断地进行创新,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第二,在人事招聘方面,在具体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根据实际的需求,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引入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效率。
        结束语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档案管理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客观认识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策略,切实提高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出档案管理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玉霞.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策略分析[J].城建档案,2019(07):85-86.
        [2]李翠松.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9(14):120+142.
        [3]郝萌萌.浅析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及提升措施[J].才智,2019(17):219.
        [4]闫婷.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研究[J].传媒论坛,2019,2(11):132+134.
        [5]张彤.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9(11):83+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