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永吉县国有林场 吉林 132200
摘要:森林有“天然氧吧”的美誉,有大量负离子蕴含在清新的空气中,这种成分对人体极为有益。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对健康养生也愈来愈重视,促进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该产业能为人们提供修身养性的场所以及舒适的空间,不仅如此,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还能推动环保事业的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将从森林康养概念和发展趋势入手,针对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实践举措予以更深层次的分析,以期能为我国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共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森林康养产业;实践举措;分析
前言
作为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森林康养,利用医学、养生学与文化资源、食药资源、景观资源以及森林生态资源的有机融合,展开健康、康复疗养以及保健养生的服务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大众健康。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能够实现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对林草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也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高需求,达到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1森林康养概念和发展趋势
1.1森林康养概念
森林康养是森林空气、森林景观、森林食品等为载体配套形成的休闲、养生、医疗等服务设施,进而为人们提供森林度假、疗养、保健等活动的场所,森林康养可以满足人们修身养性、调适技能、延缓衰老的目标。森林中存在大量动植物,其中植物可以释放出“芬多精”,该物质可以降低血压、皮质醇浓度、心跳速度,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此外,森林中有大量的自然美景,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森林中的很多果实都未受到污染,是食疗的主要素材,所以说森林康养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学术界对“森林康养”没有明确的定义,其中德国最早森林康养,该国将森林康养理解为森林治疗,日本则把“森林康养”命名为森林浴,我国主要是从调节人们的身心出发,借助森林资源发展休闲、保健、疗养等产业。
1.2康养产业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最早发展康养产业,截至目前,世界对森林康养产业的研究趋于成熟。德国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推行了世界第一个森林浴基地,随后经过改良构建了系统的森林疗养体系,并且在德国医疗体系中森林医疗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内容。而美国国民极为重视森林康养,平均每人会将八分之一的收入用于该项消费,由于美国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其将旅游度假、运动娱乐以及森林疗养项目紧密结合后,打造了保健型康养模式,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还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森林康养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生态保护思想的提出,“森林康养”开始在我国得到实践,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科学运用,还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医疗、娱乐、休闲以及旅游为一体的服务模式,满足人们的高需求。
2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实践举措
2.1加强森林经营,增强森林的健康与美感
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是康养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森林经营,是指通过修枝、采伐等使森林处于合理的密度和通透性;通过灌溉、保留枯落物、施肥等促进林木健康生长;通过补植乡土树种、彩色树种和花卉品种,改善森林健康和景观状况,提升自然度和美学度;通过适当引入水景观、山石景观,改善森林生长环境和丰富景观多样性”。通过适当人力和经济的投入,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以及相关的生态教育,培养人们借助科学认识到森林中有许多对于人体身心健康有益的物质,从而加深了解森林康养和疗养的功效,就能逐渐形成喜爱森林、崇尚森林的社会风气和习俗,促进森林文化价值的提高。
同时,要认识到森林的生长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自然过程,管理设施的完备化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对森林的保护经营应进一步提升森林的文化价值,维持更高水平的生态系统功能及结构,推动森林朝着人们审美与健康的方向迈进,这样才能实现森林健康生长发育目标,促进森林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森林文化价值在森林康养旅游推进中已成为生态文明进步的充分展现,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开发与群众的大量认可。
2.2构建生态产业空间以及生活空间
在城市发展战略中,纳入生态康养旅游文化产业,逐步带动相关产业与旅游的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高标准实施农村生态保护,大力加强农村道路、集中供水、污水处理、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和发展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宜居家园,打造更有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营造出生态康养氛围,深入宣传生态康养理念。在当地各方面建设与规划中融入生态理念,把握发展前景,建设生态生态康养乐园。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康养保障机制,制定有助于投资融资、招商引资、封山育林等多种政策,促进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并重视防治污染,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
2.3立足先天的自然条件,打造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胜地
要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积极顺应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大趋势,发展自然景观旅游。要根据景区的自然地势,就地取材,依景造势来体现自然之美,加快推进依托森林公园以及景区为试点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具有休闲旅游景区、优势突出、极具特色的生态康养社区,推动生态康养服务的发展。将旅游景点形成旅游环线,构建以发展物流、商贸、养生、旅游等现代第三产业为特色的景观旅游发展线。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丰富的健康养生文化,与健康养生相关的山水胜地必然少不了对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旅游业态,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产物。生态是城市发展之本,也是其生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因此,要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地区为目标,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地区生态优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投入力度,大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倾力建设人们津津乐道的森林康养旅游胜地。
2.4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只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森林康养产业的稳定建设,不管是森林康养旅游胜地,还是林区道路交通等公共项目,都离不开医疗养护设施的完善,但这些都与资金的充足性相关。在解决资金问题时,可以采用PPP融资模式,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为了提升社会资本的信心,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如贷款贴息、担保补贴以及投资补助等,政府在此过程中要承担起开发引导与统筹管理的作用,力求商业资本利用与社会公共利益间的平衡,防止过度商业化或逾越生态红线等弊病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健康服务业、旅游业以及林业等融合衍生的新业态,森林康养也是康养产业与森林旅游产业的主力军,当前森林康养在我国多数地区已成为实现经济转型与提升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要想践行“两山”理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就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在未来人才培养、品牌建设、规划布局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与政策的投入力度,从而为产业的升级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娅.森林康养产业:林业供给侧改革新路径[J].中国林业经济,2019(06):90-92+125.
[2]刘伟,王敏彪,杨艺薇.丽水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J].华东森林经理,2019,33(04):58-60+64.
[3]李萍.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森林康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广东蚕业,2019,53(10):61+63.
[4]邓伟科.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推进现代林业转型升级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9(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