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林业局 山东成武 274200
摘要:目前,我国传统的林业管理方法和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的建设需求。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苗木的成活率不高,不仅会降低林业企业的经济收入,还会限制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为了改变现状,相关部门要全面分析林业发展情况以及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提高种苗的培育率和保存率,从而推动我国林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引言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林木种苗培育是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林木种苗培育中出现问题,会严重阻碍林业发展。要高度重视林木种苗的培育,合理选择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提升林业种苗的成活率,为林业建设培养出更加优质的种苗,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1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主要作用
1.1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要想顺利开展林业工程建设活动,就需要维护优良林木种苗,种苗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物资,也是确保林业工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水文条件等都会对培育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选择树苗时要注意其性质和类型等。相关部门在发展林业工程时,一定要全面认识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效提高林木种苗的培育效果与质量,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1.2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开展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林木种苗培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并加强创新,培育出更多优良的品种,为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林业工程的实际建设中,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入现代化先进的培育技术,使用因地制宜的种苗培育方法,提高种苗的成活率,进一步保障培育的产量与质量。此外,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还需推进多样化林业工程发展方式,以满足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1.3生态体系基础条件
林业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相关部门人员一定要重点关注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体系的影响。在实际建设中,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科学有效的种苗培育原则和要求,规范开展当地的生态系统与林业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同时,相关部门人员要认识到林木种苗培育工作对整个林业工程的重要价值,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种苗培育方式,确保科学合理的建设生态体系。
2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及其应用
2.1种子采集和储存
种子处理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前端环节,在前期种子采集阶段需做好母树的筛选工作,结合林业工程规划要求进行不同母树种子产量的科学测定,综合考量母树自身条件与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土壤性质等因素,确定适宜的采种期及采种工具,择优选定良种进行种植培育,以此保障后续造林形成具有速生、丰产及良好抗逆性的林分。在种植基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应结合苗量要求进行母树标准的适当调整,可选择散生树木实施采种。在种子处理环节,结合不同树种特征进行储存方式的选择,通常可选用湿藏或干藏2种储存方式,当所选种子含水量较低时(如沙蒿、刺槐等树种),应通过晾干、烘干等加工方式实现对种子的干燥处理,并分批次干藏,落实防潮、防虫等管理措施。
2.2苗木定向培育
基于定向性培育方法进行林木种苗的培育,以造林区域为基准、以成活率和生长条件作为衡量条件进行苗木品种的选择,并注意结合造林目的进行苗木性状指标与具体类型的选定。以沿海防护林的造林工程为例,此类工程的造林目的包含维护河岸稳定、减少水土流失、恢复植物群落等,因此在树种选择上应优先遵循生态价值、关注商业价值,保障达成预期造林目标。从遗传学角度分析苗木定向培育标准,应综合考量生长适应性、种类多样性以及遗传特性等因素,依据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种子区的合理规划,尽量选择多种品质优良的林木进行种子的采集,将母体树的数量控制在50株以上,以此保障实生苗的遗传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在造林地选择上,还应重点考量土壤条件因素,以土壤含水量作为衡量指标,如在沙漠地区开展造林工程时,由于土壤含水量较低、高温气候条件下水分蒸发量较大,因此宜选择沙棘类抗旱种源,并且确定适宜苗木生长的种植期以及种植工具,依托定向培育提高苗木质量。
2.3根系培养技术
利用根系培养技术能够使苗木的根系更好地生长发育,从而使苗木的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能控制苗木根系的生长深度,从而人为干预苗木的生长高度,改善培育苗木的茎根,防止出现苗木树茎过粗、重量过大等情况。另外,通过对苗木根系进行培养,还能让苗木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便于移植。在实际培养中,工作人员还要合理修剪苗木的主、侧根,这样苗木在起苗后能够便于捆绑和种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起苗之前,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切除一些苗木的地下根系,选择合适的机械切根刀,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深度从苗床上水平进入土壤。为了方便操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前后转动刀片或者固定刀片,通过地下切根方式确保苗木根系的垂直和水平生长得到有效控制。
2.4林木种苗培育的重点
在林木种苗培育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林木种苗培育的作用,提升苗木成活率和生长态势,必须要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来开展这项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林业种植之前,先要考察种植区域,确定树木的品种,然后进行林木种苗培育。在林木种苗培育中要合理选择苗木的培养技术和相关工具。并且要根据林业种植的规模,合理设置林木种苗培育的规模,保证良好的供需关系。另外,在林木种苗培育中,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2种灾害会对苗木的生长态势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大规模的植物死亡。在种子处理环节,除了要做好必要的防疫处理工作外,还需要使用药水浸泡种子,杀死其中隐藏的虫卵,同时,在林木种苗培育期间,要重点关注苗木的生长态势,如果苗木生长中出现异常,要第一时间考虑到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的检测工作,如果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要根据规模的大小,合理选择病虫害处理的方式,如果规模较小,可以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修剪生病的位置,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如果灾害规模比较大,就需要使用农药进行处理,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种苗培育造成的影响。
2.5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是林木种苗种植中常见的问题,病虫害对林木种苗的总体伤害较大。在前期种植阶段,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通过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多种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出现大面积传播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在病虫害出现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除。
结束语
林木种苗培育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林业工程建设发展,因此应在前期综合考量林业建设规划及林业生产要求,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环境要素进行林木品种与育苗技术的筛选,在培育过程中遵循标准化流程与技术要点,并完善后期种子采收与储存管理,借此更好地提升林木种苗质量,实现林木结构优化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永录.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24):196.
[2]王亚会.林木种苗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9(24):71.
[3]原雪娜.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探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8(17):6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