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白浮图镇农技站 山东成武 274200
摘要: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而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农业科技振兴、农村经济发展,甚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当代政府必须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当前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的振兴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都急需解决。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从阐述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入手,重点探讨了来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乡村振兴视野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切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困境与路径
引言
总书记早已经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所在,而乡村振兴则是新时代背景下处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和伟大部署,是我国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确保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定心丸”,也是“压舱石”。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项基础设施正逐步趋于完善,近年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降低了农民工作强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完全靠天吃饭的历史;二是农业生产的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相关农业科技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推动农业实现转型发展,土地的亩产连年递增,增产增收已经成为现实。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必然会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2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农业需要科技的带动,却也面临众多的困境。
2.1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素质方面
归根结底,农村发展终究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但当前农村的现状是大量的青壮年农民被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吸引,放弃传统农业生产,到城市中寻求工作岗位;而且,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特别是有知识、懂技术的现代农业人才,但现在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则多是年老体弱,不仅缺少文化知识,思想观念也相对陈旧,传统的农民思想根深蒂固,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完全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和农村发展的步伐。
2.2 产业化水平较低,规模化、产业化仍有待时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种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当前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结合仍不够充分,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和种植习惯仍然占据主流,严重的小农思想依然存在,很多农民不敢、也不愿意去尝试新品种,可以说,单一的、老套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家族模式仍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流模式,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距离规模效益仍有较大的差距,再加上信息上的不对等,使得销售渠道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做大农业产业仍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等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2.3 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与管理机制方面
现行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机制尚不够健全,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中的主体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发展之间不够同步,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成果转化的时间较长,二者的衔接存在一定的问题;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有待完善,首先是农业科技皮果孵化率较低,其次是资金支持不到位,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不给力;三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完善,各自为战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很难形成创新的合力。
2.4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毋庸置疑,我国对于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相关立法缺失,现行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与农业生产的关联性较差;二是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不够全面,范围急需扩大;三是相关执法效果有待提升,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被剽窃或非法使用的现象相当常见,维权相对困难;四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维权意识有待提高,维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
3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
科技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只要强化科技创新,才能增强农业的内生动力,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几点创新路径。
3.1深化改革,清除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
从当前情况来看,清除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前者必须做好职能的转变,确保涉农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二是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的无缝衔接机制,提高技术创新的转化率;三是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的协同创新路径,确保创新科技的一体化,杜绝各自为战和重复立项现象的发生。
3.2加大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加快构建由政府,企业、及社会机构共同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其中以政府为主导,其它方面的投入为补充;同时,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重视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的农业技术创新队伍。
3.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使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速推进制度化和法治化进程,确保农业技术市场的规范化;二是强化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和法规的严肃性;三是提高技术创新人员的维权意识,同时,加大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自觉意识。
4结语
综上可知,我国的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科技主导型的多功能现代农业转变。在此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国外前瞻性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并从中吸取经验再加以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综合竞争实力,从而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张禧,毛平,趙晓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发展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53,72.
[3]曾磊,刘静.美丽乡村视野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8(07).
[4]本报评论员.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农民日报,2019-03-11(001).
[5]卞伟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