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聪
广东全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1400
摘 要: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主要是指对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检测,其主要的作用是对于发现地基基础工程出现的问题,保障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质量,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使人们更能够放心的入住。本文笔者就对地基基础检测的工作和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阐述了地基基础检测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发现了地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并对问题提供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地基基础检测;检测工作;建筑工程;解决措施;检测技术
一、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概述
地基基础是将整个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给下部结构的部位,其所承担的负荷和功能十分关键。由上方的建筑所传递出来的重量对地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会使其因为受到压力而变形,造成破坏,地基因此出现沉降现象,这种沉降在设计阶段有一定的允许范围。因此,做好地基检测工程十分重要,通过实施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完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符合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促使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更加完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策略探究,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的问题
2.1检测工作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地基检测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地基检测工作的检测人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检测技术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科学合理规范地进行检测工作。但是在目前的地基检测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地基检测的工作人员没有相关的检测技术能力,缺少专业化的检测工作素养。在部分工程的检测环节中,一些检测人员也没有严格按照检测要求和规章制度进行检测工作。这使得检测工作更多的停留在表面,也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旦工程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却没有检测出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2.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在进行地基基础检验作业时,时常会因为操作不到位以及建设环节出现交叉等因素从而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其次明确工程建设环节,避免交叉现象的发生。
2.3地基基础检测的结果准确度不高
在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地基基础检测机构缺乏规范性管理,所以到检测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一是在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检测手段比较单一,对检测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在检测结果在最后提交中所选用材料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相关数据不准确。三是在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导致基本参数和承载标准数的结果不相符合,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解决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问题的有效办法
3.1重视地基基础施工过程的试验检测工作
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做好检测工作是确保地基基础质量安全的关键内容。首先,对施工中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检测。原材料试验主要有水泥、钢筋、土、砂、石及各种添加剂等材料的试验。检测这些材料的目的是确保其物理化学性能满足工程的设计和技术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采购材料。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供有关材料试验报告和其他证明文件。如果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也应进行相应的检测,以确保满足工程要求。其次,做好对各种形式的地基的岩土形状鉴别及承载力检测。各种类型的桩基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优化施工工艺,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对于灌注桩,还需严格控制桩底持力层厚度及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只有严格控制各种工程材料的质量,做好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检测工作,才能确保建设项目地基基础的质量完全。
3.2对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检测工作人员是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人员条件,对检测工作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检测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检测人员具有过硬的检测技术,有专业的检测素养。建筑单位在进行检测工作环节时,一定要注意检测人员的使用,一定要挑选名誉比较好的检测机构,专业素质高的检测人员,并且要做到知人善用,根据检测技术的要求任用检测人员,使检测工作能够更合理的进行,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3.3提升检测仪器的精准度
(1)制定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校准)计划。安排专员负责仪器的保管、进出仓库、使用情况的相关记录,确保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功能满足检测需要。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触仪器设备之前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操作,并配备仪器使用和维护说明。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维护仪器在正常状态。当设备超载或操作不当,造成怀疑、缺陷或障碍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作出明显标志。修理后的仪器必须经过重新检定或校准,以证明其能重新满足检测需要。
(2)加强样品的流转控制。样品的流转控制是基础检测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样品控制,可确保样品质量具有代表性,为基础试验提供可靠的数据参数。
3.4完善地基检测的制度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和管理模式是良好完成检测工作的必要前提,在对检测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排之后,就要制定相应的检测制度,让检测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都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使工作更具规范性和严谨性,确保检测数据精准。此外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制度,为了避免检测员工的不正规操作造成检测误差,要对检测员工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于玩忽职守,滥竽充数的员工进行相应惩罚。
3.5数据处理分析和检测报告环节
因为检测工作包含范围广泛,因此,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整体质量,在施工前,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只有保证每个施工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又紧密联系,才能加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检测数据这一工作由技术人员进行,而审核报告则由现场检测人员进行,两者之间具有独立性。其中检测报告在审核盖章前必须对其进行最终审查,以此消除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在检测工作中,审核人员要秉持公正、科学、全面的工作理念,确保收集材料的准确性,并加强对各检测手续的监测力度。除此之外,更要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无损,合理控制检测有效期,加强结论描述的准确性。
(2)在检测工作中,签发人员首先要保证现场记录绝对真实,并对报告材料进行核对,直至确保其真实有效为止;其次要确保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签发人员要加大对原始数据与引用数据的检查力度,并确保两者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避免数据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最终检测结果。
四、地基基础检测技术
4.1 声波技术
声波技术是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属于物理检测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声波技术也分为了许多种检测的方法,例如:高、低应变法以及声波透射法等。
(1)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进行准确的桩顶部力时程、速度曲线的获取工作,然后利用波动理论对其进行整体性分析工作,从而使得桩身的完整性可以得到清晰地判断,也可以进行桩身具体承载能力、桩端阻力等一系列数据的分析工作。
(2)低应变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为一维波动理论以及对其进行应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于桩体进行假设的工作,将其视为一维弹性杆进行相应的分析工作,从而使得桩身的缺陷可以得到清晰的暴露,因为如果桩身一旦存在着缺陷,缺陷的部位将会使得桩身波阻抗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波阻抗位置的变化和反射波时间进行缺陷处的精准分析的工作。
声波透射法主要是通过将声测管放置在桩身中的方法进行声波相关参数的测定工作,利用对于声时、波幅衰减等参数的分析进行桩身缺陷位置的分析,提升了分析工作的准确性,也在桥梁桩基缺陷的检测过程中有着充分的应用。
4.2钻芯技术
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钻芯技术是在地质钻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技术,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钻机的工作对于桩身进行开钻取样的工作,进行桩身强度的整体性分析工作,此外,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对于桩身内部存在的缺陷问题等进行更为直观的检测。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桩身强度的参数,需要与内部实验室的工作相结合进行,在抗压强度试验中进行桩身参数的精准化控制的工作,使得桩身质量评估工作的精准化程度大大提升。虽然钻芯法的直观程度高,精准度也比较高,但是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将会对于地基基础造成局部的破坏,也需要进行整体性的分析。
4.3探地雷达试验技术
建筑桩基础检测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探地雷达试验技术,在其支持下,有助于工程人员掌握基桩的精确位置以及埋深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展开探地雷达试验时,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降低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考虑到此问题,若检测过程中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此时需合理调整检测方法,以排除地下水的干扰,确保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五、结束语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对于工程建设的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在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越发的激烈。单位竞争时所采用的不良手段会影响我国检测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来对检测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以及检测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本文还从提高技术规范,增加检测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提高了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质量,希望能够为我国建设检测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助力。
参考文献
[1]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郭帅,王冲,刘小枫.建材与装饰.2016(24)
[2]论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王伟锋.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
[3]建筑检测及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赵耀,杨丽娜.建材与装饰.2018(17)
[4]地基基础检测与监测对技术和设备的需求[J].张宇,卢珊珊.居业.2017(02)
[5]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探讨[J].段军.现代商贸工业.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