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学群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工务机械段运转车间,山东省 济南市 250022
摘要:虽然我国在铁路方面相对于其他的欧洲国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在铁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且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段管线是铁路线路的一种术语,是一种专用并且由其相关部门单独管理的线路,例如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段,常见的有机务段的机车准备线、三角线、转盘线、卸油线等等。段管线的安全稳定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在实际的铁路运营过程中,对于段管线需要加强日常养护工作,防止出现“病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如果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线路故障,需要对故障部分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排除安全隐患。本文主要以段管线线路维修养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究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以促进列车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铁路工程 段管线 维修与养护 养护措施研究
引言
伴随着近年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于铁路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转。段管线是铁路线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转的重要的前提保障,对其日常的检修与养护工作需要做到审慎,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目前主要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等方式提高维修和养护水平。本文首先分析铁路加强段管线维修与养护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而分析铁路线路的维修和养护的基本项目以及详细措施,并且针对日常常见的病害进行相应的分析,深剖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加强段管线线路维修养护的意义以及作用分析
段管线简单来讲就是一些部门单独使用且单独管理的线路,比如车辆、机务、工务等等,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铁路线路。铁路的线路构成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由路基、轨道和桥梁三部分共同组成,保证列车的正常通行。但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由于三大主体构成部分也是由多个子系统来构成,例如一些小零件、部件等,它们在各自的主体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该部件出现问题,那么会直接影响主体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进而影响整个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对其加强维护,以保证整体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
铁路线路由于其特殊性,长时间的裸露在外面,工作环境相对较为恶劣,在自然条件与车辆的各种作用力下容易产生一些“病害”,例如机械设备的磨损、路基下沉、轨道、道床发生变形等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行。根据相关调查,常见的铁路病害包含但不限于曲线病害、钢轨接头病害、线路爬行病害等等,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三种病害做一定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线路爬行病害以及解决措施
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线路爬行情况,可以通过加强纵向阻力值来进行解决和预防。出现线路爬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列车在行进的过程中,车轮与轨道发生作用力,除了横向力和竖向力,还有一个水平纵向力,如果此时相应的建设标准达不到要求,会发生轨道爬行的现象出现。在实际的过程中,形成轨道爬行的原因较多,列车的作用力只是其一,另外还有钢轨挠曲、防爬设备不足等等。
解决措施分析:
①加强道床和轨枕的防爬阻力。首选需要保证轨枕下方的道渣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例如道渣的厚度、道渣的两端的渣肩需要满足一定的宽度、捣固是否满足相应标准,各项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以后还需要对道床进行夯实。夯实道床能够有效的提升纵向阻力。在日常检查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轨道或者其他部分有脏污,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清理,以保证纵向阻力满足设计要求。
②加强防爬设备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防爬设备包含防爬器和防爬支撑,其能够有效的防止轨道爬行现象的出现。关于防爬器,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弹簧式防爬器和穿销式防爬器,目前我国铁路主要是运用穿销式防爬器,配合轨卡使用实现线路防爬。
③对于钢轨和夹板、垫板等之间的扣件需要及时的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扣件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和整修,使其能够保证应有的扣压力。
钢轨接头病害以及解决措施
钢轨接头病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轨道爬行危害,其原因是有病害的接头能够减小纵向阻力,增大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对钢轨的冲击力,加剧轨道爬行的现象。常见的接头病害有马鞍形接头、低接头等等,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机械磨损导致其作用失效。所以在日常维护工作过程中对于这些接头部分需要着重进行检查,如有“病害”需要及时解决。其次对于钢轨接缝处应该控制在8毫米之内,处理好接头错牙现象。
如何加强铁路段管线的维修以及养护
为了保障列车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安全稳定的运行,铁路管理部门应该保证铁路线路始终是以一个优良的状态运行。然而铁路线路的一些病害是影响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阻碍,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防护措施,以预防为主,定期的进行综合维修和保养,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整治线路危害,减少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成本,提升铁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日常检查工作需要做到全面
日常检查工作是段管线维修与养护工作中的基础构成部分,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相关维修计划制定的依据。所以,在日常检查工作中需要做到全面、整体覆盖,以保证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所在,并且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线路一般相对较多且繁杂,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工作计划,在检查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漏项,这需要高度的落实工作计划,并且安排专人进行监工,以保证工作计划的有效实施。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日常检查工作中,根据工作计划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组,选取相应的高技能、高素养的工作人员作为组长,对检查区域进行划分,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人,防止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偷奸耍滑的现象。检查完成以后还需要编写相应的检查报告,需要突出重点、项目齐全、数据真实等等。
完善和强化铁路维修体系的建设
随着我国近年来铁路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一些新的技术新的设备运用相对较多,传统的维修体系已经不能有效的来支撑现代化铁路运行,需要对铁路线路的维修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和优化,引进一些高科技的检测、维修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工作精度。
改善维修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和维修方法是保证工作精度以及效率的有效前提。在管理方面一般采用检查、维系、养护相互分离的管理模式,并且根据相应的工作性质细分为检查、巡查、探伤和维修队伍,摒弃传统的“三合一”模式,进而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
修理方法一方面需要从线路的源头开始治理,例如通过一些维修措施改善道床弹性和轮轨接触状态;第二是要落实相关的要求,例如准确修、精确修;第三是加强作业质量的考核与验收,促进维修质量不断的提升和进步;第四是强化和完善计划管理,例如维修计划的制定与审核等。
加强段管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人员是保证维修养护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其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维修的质量水准,为了保证铁路线路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例如通过内部的培训会议、相关的座谈会、技术分享等等。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行为规范,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减少维修过程中失误引发的其他损失。
结论:铁路段管线是保证铁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检查与养护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使铁路线路始终以一个优良状态来工作,进而提升了铁路稳定、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凤东.青岛西站机务段铁路线路病害的施工维护方法探究[J].门窗,2018(02):206.
[2]李英虎.企业专用铁路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6):13-14.
[3]熊迎. 基于UML的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维护终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2.
[4]程鑫.某铁路新建双线旁既有线路废弃与否方案比选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