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2期   作者:臧远才
[导读] 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林业进行培育和保护
        臧远才
        楚雄州禄丰县碧城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 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林业进行培育和保护,能够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挥林业资源的效益,林业本身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但是在生态文明的倡导下,应该更加注重科学的林业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研究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本文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是要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并且需要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
前言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能够实现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对于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来说,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机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把林业管理融入人类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应该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反应的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关系,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繁衍、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
2林业管理概况
        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让森林为人类产出木材和其他的林产品,林业是需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对林业管理重视并且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林业进行管理,达到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目的。具体的管理方案包括:加强林木管护、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积极做好退耕还林等保护措施,同时也要做好种植管理[2]。
3生态文明下林业管理重要意义
3.1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相互作用的资源在自然规律和人为管理下能够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在自然规律性发展下形成一个平衡发展的生态圈。生态平衡的维护需要林业管理在生态文明倡导下持续不懈的努力,需要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3]。自然生态环境中森林、湖泊、空气、土壤、水分等都是相互存在关联的,在关联和制约中保持着生态的规律性发展。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林业发展规模也逐渐扩大,因此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多,也导致一些生态问题的出现[4]。林业管理工作就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科学的管理措施达到林业管理的目的,这有利于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形成,使得人们自愿参与到维护生态平衡的工作中去,通过人们的实践保护,也充分发挥了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5]。
3.2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生态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百年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主要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在人类征服自然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人类生存就出现了危机[6]。这个时候生态文明就出现了,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是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完全摒弃了工业文明里面人主导自然的关系[7]。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下来成为完成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而林业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林业的管理,科学合理有效的遵循林业的生态平衡发展道理,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下去,林业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经济和生态基础[8]。


4可持续发展策略
4.1完善林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林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不断适应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首先针对林业管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制定出一套适应当地治理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针对林业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如:滥砍滥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土地破坏、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问题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通过法律法规的出台,引导人民群众注重生态保护,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注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注重生态保护意识应该在经济效益意识之上,并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研读,充分发挥好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范强制性作用,对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起到法律保障的作用,在法律法规的有效引领下,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保障[9]。
4.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当林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需要出售树木达到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林业经济发展的多样性,重视优化林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如果将出售树木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那么势必会让林业管理出现混乱,产业结构出现严重的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林业部门应该首先改变管理方法,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针对性的种植市场需求的木材,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对木材进行合理的管理;另外,对售卖木材这一经济活动之外的第二产业进行发掘,能够将经济效益目标分成很多项任务去完成,合理规划了产业的布局结构,对于可持续发展更加有意义;最后,要重视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发展,第三产业就是能够促进林业发展的商业、旅游业(森林旅游)等,既能够带动林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10]。
4.3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
        我国的林业管理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要想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就需要我们在林业管理中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林业产品的经济价值,能够帮助林业在市场环境中取得竞争力[11]。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于林业中的培育问题,木材加工问题等,这些方面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文明要求下的林业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12]。
5总结
          林业管理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在发展林业管理的时候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林业管理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积极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且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林业管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采取这些积极的措施能够加快林业管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林业发展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参考文献
[1]孙路,邱娇.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8):87-88.
[2]金桂平.探讨生态文明下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J].种子科技,2019,37(18):125+127.
[3]李强,田有军.浅谈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J].山西农经,2019(02):97.
[4]王淑红.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02):77.
[5]纪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9(02):206-207.
[6]杜娜.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吉林农业,2019(01):82.
[7]王继峰,李敏,祝服奎.林业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管理对策分析[J].新农业,2020(24):45-46.
[8]范文雯.浅析林业种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园艺与种苗,2020,40(12):39-40.
[9]胡成云.林业生态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金平县为例[J].绿色科技,2020(23):181-182.
[10]杨晓民,张美军,刘继德.林业种植技术及其应用管理问题解析[J].河北农机,2020(12):29-30.
[11]彭成金.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策略[J].乡村科技,2020,11(33):60-61.
[12]赵春宝.林业育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3):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