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育人路径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3期   作者:周莉
[导读]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德育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原则。
        周莉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27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德育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原则。高等教育以德育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开展,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育人要点

        高职院校是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教育场所。其目标是教育人,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进步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新国家,我们严格控制思想政治建设的关卡。因此,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课程设置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实现高职院校的思想进步。
一、课程思政价值内涵
        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指导思想要融入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全方位的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关键作用,在教授学生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挖掘教育内涵,联系思想教育要素,形成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给予科学的指导,通过正确的方法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组成,存在着教育孤岛现象,教育课程由专业教育、不同学科和专业教育组成,学生接受同质价值观引导形成,教育的人生观、社会认知、专业素质、诚信品格等关键环节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德育有一定的局限性,迫切需要加强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以良好的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以单一的教育方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课程教育建教合作,探索各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育价值、教育形态和综合教育。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选择
1.搞好顶层设计,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发表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工作的意见》,实施了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设基层党组织的“三大工程”,将“思想政治课程”纳入学校“伟大思想政治理念”工作模式,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拓展教育类课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动员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发展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发教育资源过程中的思想要素,正确整合课堂和实训环节,丰富专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构建整个教育体系时空协调的全程课程,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2.加强机制创新,促进课程建设。
        (1)坚持思政课的育人核心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不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而且会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的政治地位,理顺管理机制,全力支持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发挥领导者、决策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在教育方向上,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理论课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教学目标。
        (2)专业课程合理融入德育内容。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内容来实现。

在高职院校中,职业类课程占大多数,应通过机制创新,使职业类课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首先,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如职业发展、专业素质、服务意识、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敬业精神、规章意识、程序意识、规范意识、严谨性、工匠精神、团队精神等;其次,要突出专业思想政治思想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如会计专业不能做假账、专业安全意识、电工意识、程序意识、严谨态度的重要性等,只有通过专业教师的实际演示、讲解和实践才能更有说服力。
        (3)坚持教法创新,凸显合作育人。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专业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专业精神的引导者,从而向大学生展示一个立体的专业人才。第二,将第一节课与第二节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职业培训课,让大学生感受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三是合理使用移动设备,设置第三类,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应善于开发和利用移动设备,特别是手机,使用超级星级、职教云、腾讯QQ、微信平台等及时发布思想教育信息,信息产业化发展,把握大学生的舆论动态,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并通过互动机制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育人的要点
(一)注重品德修养
        教育的目标是树立道德修养,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学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文明行为,相亲相爱,相互帮助,具有积极健康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相处融洽,要有一定的吸引力,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做好引导。
(二)培养大国工匠精神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他们努力树立大国的工艺精神,追求精湛的技艺,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人才,体验他们的技能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人格魅力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
(三)树立法治观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社会是一个重视法治的社会,法治也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因此,在市政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基础,重视法制观念教育。虽然高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但法律知识的学习不能掉以轻心。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学生成为守法守纪的好青年。
四、结语
        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依托区位优势和办学特色,全方位、多渠道地探索“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路径,注重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形成了鲜明的“课程思想政治”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发挥“课程思想政治”的应有作用,共同培养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无缝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俊玲,杨保华. 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与分析[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018(002):80-83.
[2]唐高峰.基于问题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 032(023):P.85-86.
[3]刘真.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 轻松学电脑, 2019, 000(018):P.1-1.
[4]左宝霞. 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研究[J]. 北极光, 2019, 000(005):P.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