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岭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3期   作者:刘培樱
[导读] 跳岭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是非常高的。
        刘培樱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第二中学,广西钦州535400
        摘要:跳岭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是非常高的。本文根据对灵山跳头岭的调查,从传承保护现状的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对跳岭头传承保护的三个难点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措施。
关键词:跳岭头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现状

引言
        目前的跳岭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效果差强人意,很多中国百姓甚至没有听过这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跳岭头的保护和传承是要加以重视的。
一、跳头岭的传承保护现状
(一)传承现状
        “灵山跳岭头”是广西灵山的民间传统节庆文化现象,发展与传承现象历史悠久。根据对广西灵山的实地调查走访和书籍记载得出跳岭头的传承大约是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了“娱神”而组织跳岭头活动。第二阶段是跳岭头开始承载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和歌舞的表演。在此阶段出现了“男女聚观,唱歌互答,因而淫乐,遂假夫妻,父母兄弟恬不为怪”的跳岭头文化盛况。第三阶段则是明清时期跳岭头发展为“娱神、娱人”的综合。将跳岭头非物质文化更加广泛的在群众的平常生活中进行推广。
(二)应用现状
        跳岭头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目前的地方推广中主要是广西灵山一片大规模的使用。在每年的农历八月至十月,灵山一片都会举行跳岭头文化节,热闹非凡。表演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各种舞蹈及其即兴对唱等等。
(三)推广现状
    目前广西灵山的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保护当地跳岭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跳岭头选编曲目和音乐插入高中生音乐课堂,使高中生能够学习了解到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跳岭头文化进行更好的推广与传承。
二、跳岭头的传承保护的难点
(一)传承保护的经费不足
        对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不但意识上要重视,在经济的支持上也是要重视。但是由于广西灵山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地方财政水平有限,没有办法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传承和保护,导致保护不力问题产生。


(二)传承保护的范围越来越小
        由于现代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现代文化,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如跳岭头非并不感兴趣。这一现象导致跳岭头的传承范围与使用人数越来越少。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年轻人愿意学习和使用跳岭头文化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的跳岭头文化传承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难以维序跳岭头的传播与推广,传承面临后继无人、技术失传的局面。
(三)传承保护的创新不足
        由于跳岭头文化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要得到发展就一定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发展变革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扩展自身的表演形式。一个不能发展的传统文化最终会慢慢泯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被人们所记忆与使用。目前跳岭头的使用创新是不足的,具体表现在文化本身的表演内涵、表演形式、推广形式等方面。
三、跳岭头的传承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投入
        对于跳岭头的传承与保护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是思想方面的重视性。跳岭头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及内涵,因此国家要在思想上重视跳岭头的传承与保护。第二点是人力方面的重视。把掌握跳岭头技艺的重要人员、愿意传承保护的人员、对跳岭头有深刻理解的人进行网罗,为他们推广跳岭头提供支持措施。第三是要在财力方面的重视。跳岭头的传承与保护如果做不到资金的支持,那么他的传承与保护就会变成一纸空谈。针对灵山县财政能力不足的现状,广西市政府财政可以在文化经费里面进行拨款支付来支撑保护。
(二)引入多重方法
        单靠政府来保护传承是很难取得最佳效果的,这需协调多方的力量,拓展多重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动用社会力量,给予政策、税收等资源倾斜。二是将跳岭头进行市场化运作。可以将跳岭头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与旅游文化传播公司和旅行社合作,打造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推广,动用市场的力量来保护传承。
(三)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推广
        目前跳岭头的推广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面临后继无人、技术失传的现象。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培养接班人,将跳岭头的动作、表演形式等等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讲授与欣赏。只有在高中学校层面开始推广,使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地学习跳头岭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后继有人。
四、总结
        本文从跳岭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现状、传承现状、应用现状;跳头岭、在高中音乐课堂的推广现状进行切入,对跳岭头传承保护的三个难点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跳岭头传承保护的有效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能为跳岭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晓倩.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与协同开发研究[D].扬州大学, 2018.
[2] 贾亚勇.文化遗产廊道资源价值评估及价值创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3]王莉莉.文化自信引领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研究[D]. 江南大学,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