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3期   作者:陆旭旭
[导读]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比较多的施工技术,这些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导流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
        陆旭旭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比较多的施工技术,这些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导流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因此,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当前有必要对导流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此保证能够真正发挥出该技术的实际作用,为更加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提供支持。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的水利事业,也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快速的进步,不仅施工规模不断的变大,同时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合理。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更加合理的将导流技术进行应用,有必要对该技术的特点等进行深入探究,了解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该技术的优势,促使水利工程更加有质量、有效率的完成。
一、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在实施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按照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特点开展一些必要的设置工作,保证能够对水流进行有目的的引流工作。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能够顺利完成,需要施工人员应用合理有效的技术对施工场地水流情况进行改造,这也是各种导流技术的实际作用。在开展导流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一,在实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也就是施工选址,这是水利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施工人员不仅需要对施工地的具体地址条件、地形情况进行勘察,同时还需要对工程量大小情况、导流方案进行考察和制定[1]。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工程位置、枢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并且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后,需要对导流、明渠进行布置。三,施工人员在完成以上两个步骤之后,需要编制出关于施工进度情况的计划,对整个工程的周期、施工时间分布情况等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也要对导流时间段进行划分。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围堰法
        在具体的施工中,围堰法相对比较常见,按照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可以有选择的开展分段围堰、全段围堰。首先,全段围堰主要是指在河流的上游,建设对应的围堰,直接将水流进行截断,使水流通过其他的泄水设施实现分流。在开展全段围堰的过程中,需要与河流的流水量相结合进行全面考虑,并且关注泄水设施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水流导流方向[2]。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地正处于汛期,水流量相对比较大,那么单纯通过拦截方式进行导流是不可行的,需要在实施拦截之后,与“明渠导流法”结合在一起实施二次导流,以此保证工程能够更加安全的开展。其次,分段围堰主要利用围堰,将水流进行分段处理,只改变水流的方向,能够在河床内实现导流。这种形式能够与工程配合,分期进行施工,该方法具备施工比较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的优势。但是如果围堰工程量相对比较大时,工程也会变得复杂,工程所需时间会比较长,因此,应用该方法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河床宽度和流量比较大,并且水利工程工期比较长的工程。
(二)明渠导流法
        该方法主要指的是,在河岸或者是滩地上,挖出一些对应的导流渠道,并且在基坑上下游修建围堰,使水流能够通过渠道流向下游,属于一种河道外的导流方式。该方法一般比较适用于平面地区拥有比较宽广的滩地,并且岸坡比较平缓的河流,这种方式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成本,减少工程量。首先,通过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经验,在一些河床狭窄、覆盖面深、实施分期导流比较困难的河道,可以选择性的应用明渠导流方式[3]。

具体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以下几点:一,河床的沿岸,有宽度相对比较大的古河道,或者是垭口、台地等;二,在导流的时候流量比较大,并且地质条件不能够满足开挖导流隧洞的实际要求;三,工程时间要求比较严格,不能够在短时间内配置好对应的挖洞设备,或者是在挖洞经验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四,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合通航、排水等要求。其次,在布置时,需要与导流轴线、进出口的位置进行确定,具体可以分为坡上布置、滩地布置两种情况。一,一般情况下,明渠导流会设置在古河道、垭口等位置,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导流技术的良好性和合理性。在设置导流轴线时,需要在保证水流通畅的基础上,将明渠长度进行缩短,避免出现深度开挖的情况。同时,轴线布置需要满足防冲的实际要求,需要保持在50-100米左右[4]。二,在设置进出口、高程时,需要通过确定参数,对进出口位置、形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进出口位置产生淤积、回流等情况。高程的确定需要满足工程、河道通航的实际要求,尽量将其调高,减少在水下实施开挖的实际工程量。
(三)涵洞导流法
        涵洞导流主要指的是在工程基坑上游、下游,修建好对应的围堰,再利用涵洞将河水导向下游。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中小型水闸、土石坝的工程,其自身具备灵活、便利、施工面积大、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各种优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岩滩上设置好涵洞、依山设置,或者是可以在大坝的基岩上,开凿出对应的沟槽,做好衬砌的基础上,在顶部设置好混凝土拱顶,形成一个涵洞。在涵洞需要穿过心墙、斜墙的时候,需要完善对应的防渗措施,避免由于渗漏问题导致土石坝稳定性受到影响[5]。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涵洞设置在硬土层中,但是需要做好基础工程,并且充分对土层受压能力、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进行考虑,避免出现涵管损坏的情况。此外,在布置涵洞时,需要尽量将其布置成直线,对进出口位置进行处理,保证水流的通畅,避免出现冲淤或者是渗漏等问题。
(四)隧洞导流法
        隧洞导流主要是指,利用在河岸边的隧道将河水导向下游,该方法适用于河道流量相对比较小、现场情况复杂、河床比较狭窄的工程,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程的整体进度情况,使工程能够按期完成。在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工程现场的勘察、分析工作,并且对轴线合理的进行设置,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二在布置轴线时,需要按照规范、施工设计要求实施,如果在施工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将轴线进行转折,就要保证角度和长度合理,避免对施工质量产生一些不好影响。三,需要保证隧洞间距和围岩厚度等参数,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以此保证工程结构、预应力,能过与导流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符合[6]。四,需要在保证水利条件良好同时,对进出口进行合理设计,并且按照需求控制好坡度。同时,需要避免出现反坡的问题,有效防止水流对其冲刷的情况出现。
结束语:
        水利工程中的导流施工,需要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对施工环境、技术要求进行充分考虑,解决工程中的各种隐患,保证施工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导流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对该施工技术的特点以及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该施工技术的适用情况,保证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马新慧.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J].环球市场,2020(15):300,302.
[2]田保宏,周艳梅.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浅述[J].科学与财富,2020,12(33):103.
[3]李荣举.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研究[J].城镇建设,2020(6):198.
[4]徐芸霞.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J].环球市场,2020(8):302.
[5]袁伟.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J].砖瓦世界,2020(12):251.
[6]袁昆朋.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J].城镇建设,2020(9):189,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