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美玉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飞鹅塘小学,广东省江门市529000
摘要: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教育领域倡导性别平等原则。提高受教育者的性别平等意识,提升个人对性别平等的感性认识,使之成为社会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的性别意识。
关键词:学校教育;学生;性别平等
男女平等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我国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大众甚至教学方面也受到影响,性别平等意识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这在教育领域也是显而易见的,影响着学生的性别认同感,对学校的期望。甚至选择未来的生命之路,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教育领域倡导性别平等观念,提高受教育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将个体感性的性别平等意识提升为性别群体的共同理性自觉认识。那么,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确保所有女孩都能平等地获得全面、充分和健康的发展呢?
一、教师言行培养学生性别平等意识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性别平等角色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作为教育的给予者,教师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偏见。在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缺乏性别平等意识,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性别平等的错误理解。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一些我们认为是被授权的路线,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性别差异的观念。比如说,在劳动分工中经常存在性别刻板印象: 女孩的原因是男孩的身体素质较差,可以分配一些体力需要的小任务: 打扫地板、擦窗户、擦桌子... 男孩良好的体力、搬运水、垃圾和其他繁重的工作让他们做。这些因素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们看到了消除工作中体力消耗的必要性,她们会想: 老师认为我们做不到,那么就不做,然后就害怕心理上的困难,依赖男孩;男孩们也认为老师不公平,偏爱女孩。相反的,如果我们在课程中一直在学习,试着做所有的事情,除了一些女孩真的不能做的事情,平等对待,男人和女人一起工作,这将产生女孩的成就感,男孩有一种紧迫感。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和其他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享受团结合作的乐趣,进而创造和谐的班级,可谓一举三得。
二、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性别平等意识
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大部分学生往往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在家庭或社会的期望中,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固定的期望: 我是一个男孩(女孩),我该怎么办? 我在为什么而奋斗? 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会打破规则,这是一种模式。很多时候,当我们教学科目,可以用来使学生认识到,男人和女人都是平等的,女孩可以做,甚至做,什么男孩可以做得更好。
为打破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笔者让学生一起背诵《木兰诗》,然后他问他们: “花木兰是忠诚的,孝顺的,正直的,并且取代她的父亲,他参军,打败了侵略者,流传了很久,甚至被唐朝的皇帝授予,她不比其他大多数人好吗? ”作者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穆桂英到梁红玉,从居里到屠呦呦... 人们列举了他们自己的女性在成功的男性中,也关于他们的未来目标,职业选择,甚至生活,计划已经被修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意识到性别并不是他们生活选择的障碍,男孩和女孩没有很大的不同,相反,女孩也有男孩没有的优势。
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性别平等意识
正确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许多老师都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这种印象产生了性别影响。[1]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提出科学成绩好,女孩艺术成绩高的想法,给男孩一些需要拓宽思路的任务,让女孩耐心细致地完成任务,这种做法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形成性别刻板印象: 男孩可以做你不擅长的事情?女孩能做什么,不擅长什么... 长期不可感知的最终结果,就是“验证”大多数老师的陈规定型观念。事实上,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男人和女人在生理机制或大脑功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如果我们能在课程设计或教授他们生活特征的方式中考虑到女人,那么男孩就能掌握这些知识,女孩也能很好地消化。小组合作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非常普遍。使用一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模式,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只要处理得当,这种教学模式也将成为培养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有效途径。当按照一定的男女比例分组时,六七个人组成一个适当的、优秀的小组,在贫困学生兼顾两者,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当老师根据男女的特点,分配任务时合作,以便男女学生可以自由发言。男孩和女孩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相互理解,相互补充,相互提升,相互欣赏。因此,在合作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
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性别平等意识
家校合作将使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成为任务的一半,受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尤其是农村家庭父母对女孩的期望普遍较低。他们常常认为,女孩子只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就可以在将来找到一份安全的工作。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女孩通常表现得不那么活跃,缺乏抱负,尽管教师在性别平等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也有一点点颜色,但是一个随意的行动,一句无心的话和一句话都可能使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要巩固培养效果,即使事半功倍,学校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合作。中学班的学生萧伟平时很安静,也从不在课堂上不主动回答问题,以前考试很少复习,结果总是在中间,笔者多次鼓励也没有效果。期中考试,问题难度较大,多数学生成绩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这名学生的成绩自然有所提高。我特地去找她谈话,她哭着对作者说: ”家里没人期待我的成绩,妈妈和大地只问我哥哥的成绩好不好。”不管我有多高,没有人会问,更不用说表扬,奖励... ”同一天,我联系了她的父母,他们面对面地谈话,父母也深刻地反省了我自己的方式。后效果也很明显,小薇笑得更多,我努力学习,成绩也更好了。因此,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和性别缺失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结束语:
培养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途径有很多,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保护,确保男孩和女孩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郭倩欣.中小学教师性别刻板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