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质量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3期   作者:陈晓扬
[导读] 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语文写字教学中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陈晓扬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浩溪学校,广东省汕头市515000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语文写字教学中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字;习惯;兴趣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之基础。但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达,出现了许多可以代替写字的工具,人们对于写好字的观念日益淡薄,在小学实际教学中,写字教学并未受到重视。重视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但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呢?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是脑、眼、臂、腕、指必须高度协调的系列运作。学生只有在对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动作有了具体的体验后,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书写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整洁、美观、有速度的要求。因此,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头正(距离桌面一尺)、身直(距桌沿一拳)、臂开、足安(两足自然并列与肩并宽、平放地面)。其次,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运笔方法:我们写字,因为手腕着桌,不可能每写一笔就移动一次移动手臂,所以很多横画的书写是靠“腕部内旋”完成的;竖画的书写大多要靠“指关节内收后压”完成;撇、捺写得相对舒展,所以运笔的关键则在于“缓行、急收”。最后,就是教师在学生书写时,要经常对他们用笔到位与否,力度、速度如何等,作准确、充分的讲评,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如局部笔画过长,说明在写这个笔画时速度太快或提笔离纸稍迟。随时提醒坐姿或运笔有错的学生,让书写的毛病在刚欲显现或刚出现苗头时就得到书写者更主动地纠正。
二、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一切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学生一旦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地、主动地去学。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然而,学生的兴趣并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它需要靠教师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并维持,进而强化。
(一)“糖果”激趣。
        斯宾塞曾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们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因此,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如果把枯燥的写字教学转化为孩子们喜欢看到的“糖果” ,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小学生本性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别人的赞扬能增强他的自信心,给他带来成功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尽的力量。教师可以在写得好的作业上盖上“优秀”两字,让学生保存着,凑够十张就来老师这里换一朵小红花,有十朵小红花就可以兑换一样奖品:还可以把写得最优秀的作业撕下来,贴在“学习园地”栏上让学生观赏。这样,学生的写好字渴望倍增,使写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书写差的学生,鼓励他自己跟自己比赛,只要他这次的字比上一次有进步,就进行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并鼓励他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争取与优秀的同学肩并肩,让学生感受到他是在不断进步的。这样,全班学生就会形成一股自己与自己比赛,自己与同学比赛的风潮,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全班就会出现你追我赶的局面。
(二)要善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写字教学中所涉及的书法知识大都比较枯燥、抽象,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老师讲解的那些写字知识他难以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有趣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进行讲解,让写字知识变得容易理解。

例如:教写“马”字,很多学生习惯把“横折”、“竖折折钩”和最后一“横”这三“横”写得一样长。这时就可以启发学生想象马的样子,告诉学生“横折”就像马头,要小,所以“横”要短;“竖折折钩”就像马的身体,马的身体长,所以那一“横”要写得比“横折”那一“横”长;最后一“横”是马尾,马尾也要长,所以左边要写得长一点。这样写出来的马才神气活现,要是马头、马身、马尾一样长,那就成一匹病马了。又如:教写“飞”字,学生书写时容易出现把“横斜钩”写成“横折提”和“横折弯钩”。这时可启发学生想象“飞”字中的“撇”和“点”就像鸟儿的双翅,位在身体的中上部;“横折弯钩”就像鸟儿的身体,要写得圆滑,鸟儿在飞的时候才能减少阻力,飞得高,飞得远。再如:教写“木”字,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把“木”字看成是一个穿着裙子的小姑娘,不能“撇”和“捺”写得过短,如果把“撇”和“捺”写得过短,就像裙子穿得太短,看起来不大方;“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但也不能写得过长,如果写得长过中间的“竖”,就像穿的裙子长过脚,走路就很容易踩到裙角摔倒了,那可就危险了。相信,教师如果在教写字时能这样深入浅出讲解,学生一定听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就记住了。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因为缺乏正确的审美能力,分不清什么是好字和差字,什么是好画和败笔,以致有的学生的字本来写得比周围同学的字好,但是看到其他同学的字,认为很漂亮,盲目地去模仿,结果越写越差;有的学生更是以丑为美,写字时把字写得向一边,或者把字的撇捺或竖写得很夸张,拖得老长等等。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范字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在讲解这些审美知识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心神领会。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写字教学,如运用多媒体演示汉字的笔画或书写过程,促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汉字的笔画书写要点、运笔方法和笔顺书写规则;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台展示班里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从字的笔画、结构,整篇作品的章法进行欣赏、品评;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多读名家名帖,并有意识地记忆帖字,帖字记多了,感性知识丰富了,就知道字该怎么写才美,这样审美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四、加强教师示范。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极其特殊的影响。在学生眼里,老师是最信任的人,学生喜欢模仿老师。老师就是一个活的写字“标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笔一画起着模范作用。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在作业上批改的评语,在班里书写时的姿势,握笔姿势,运笔方法,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启蒙。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写好字,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运笔方法,其次要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范写,亲眼看到老师写字时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到老师在运笔时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相信,有了教师的良好示范,学生写字一定会进步很快,写字的兴趣就会浓,劲头更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写字教学中,兴趣和技能同样重要,它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同时,重视学生写字技能的培养,学生写字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生奇. 指导小学生写字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2016-09-30
【2】傅世桢《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5期
【3】斯宾塞《教育论》
【4】王秀红.写字教学之我见[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0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