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章晓斌
[导读] 高素质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是发展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
        章晓斌
        青神县学道街小学 四川青神 620460
        【摘要】 高素质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是发展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新形态、新路径以及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从教师选拔、教师培训、社会支持等方面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稳步发展。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劳动教育 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这说明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这一问题,首先要在数量上满足各年级全面开设和完成劳动课的要求;其次,探索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在保证专职劳动教师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做兼职教师;最后,对教师进行劳动教育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提高教师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一、新时代的新要求
        ㈠更新理念
        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劳动教育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体系。劳动教育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型、复合型、技能型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稳步发展。
        ㈡转变角色
        劳动教育需要大批能够指导学生“劳动活动”的专业教师,主要承担实践环境管理者、劳动的示范者、技术导师、反馈的促进者、模糊问题的讲解者、资源的推荐者和提供者等角色。这就涉及到教师的理念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方法引领、实践指导、技术支持”的转变;这就需要劳动教师整合跨学科课程知识,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㈢提高素养
        要真正实现劳动实践活动目标,就要求指导老师必须提高素质。指导老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善于在指导实践中去体验、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去适应、提高,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会解决实践问题、学会指导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必须有富有说服力、应急处理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示范、淬炼操作的能力。学生在劳动的活动都是实践,教师要细心思考、精心组织、确保安全,收到良好成效。
        二、争取支持,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因此,各中小学必须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努力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工资待遇,积极吸引更多优秀的劳动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
        ㈠加大投入
        首先,学校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选聘标准,请来具备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劳动教育教师,组成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教师团队。政府加大投入,维护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为确保劳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政府加大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和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完善劳动教育软件、硬件配置,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待遇,维护教师队伍稳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㈡争取支持
        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只有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调格局,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因此,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首先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志愿者。其次,充分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聘请劳动模范、老艺人、非遗传承人等社会精英人才加入劳动教育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成为劳动教育的宣讲者。通过他们讲述劳动模范故事,传承劳动文化,分享工匠情怀,让劳动模范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入脑入心。
        ㈢历练能力
        劳动教育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综合素质、专业素养、了解劳动教育、能够开设劳动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劳动活动的教师。

现在能够担当劳动指导教师角色的人才还很匮乏,许多教师有热情但是实践方法单一,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实践中历练课程执行能力,推动劳动教育健康发展。
        三、强化培训,打造一支复合型劳动教师队伍
        根据劳动教育的实际需要,重点做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要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把握时代需求,注重实践探索和方法引领。在扎实的学科专业能力基础上,鼓励教师掌握一个或多个学科以外的技能和本领,发展为复合型教师。
        ㈠广搭平台
        定期组织集体教研活动,教学技能竞赛,读书活动,教师讲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由于劳动教育缺乏专职教师,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构建多渠道的合作交流平台,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水平。
        一是搭建“专家与教师”培训交流平台。“请进来”:学校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学科指导,提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整合与实施评价的专业知识,进而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的能力。“走出去”:定期组织班主任或专职教师到高校或劳动教育基地进行培训和进修,以增强劳动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
        二是搭建“校级共同体学校”培训交流平台。为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学校辐射引领作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以区域为单位,围绕同一劳动项目,围绕资源共享、师资共用、课题互动、活动联动等方面开展工作,组织开展校际劳动主题活动。培训实施过程中,分享实践经验,实现优势互补。
        三是搭建“校内教研组”培训交流平台。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充分整合资源,为教师发展搭台子、压担子、铺路子,推动课堂革命。校内教研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可以集体备课,上公开课研讨课,做专题讲座等。教研活动着重研讨基地劳动教育的实践、学校劳动课程的实施、家务劳动开展等课题。
        ㈡全员培训
        主管部门还应将学校校级干部、中层干部、班主任纳入培训范围,根据入职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    和知名教师的不同类别开展不同的知识技能培训,使其了解和认识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价值和综合育人功能,掌握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完善机制,激发劳动教育教师的积极性
        ㈠表彰奖励
        学校应当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在绩效考核和评价中与其他教师平等对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劳动教育纳入考评范围,设立“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先进集体”、“劳动教育优秀教师”、“劳动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奖项,表彰劳动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集体。
        ㈡肯定业绩
        学校师生对劳动教师进行“多元化评价”,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学校绩效考核的一门学科,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评价,学生也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评价。 学校在学期课程计划中增加劳动教育,学期末对相关教师进行评分,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
        提高老师自身素质是促进教育发展的“牛鼻子”。老师们主动加强相关的劳动内容学习,丰富自身的相关素质。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增强教师的劳动意识和观念,增强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加强教师专项培训,以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升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总之,学校要内外联动,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业务素质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03.20
[2] 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2020.07
[3]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J].儿童发展研究,2020(02):8-10.
[4]曲霞,刘红梅.用劳动教育为立德树人增添新动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J].北京教育(德育),2019(04):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