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四实验小学435300
内容摘要:
一篇好的文章不光有丰富的内涵,还应该有能打动人心的语言。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打扮”文章语言的方法,并且运用了对比和具体事例来论证文章语言的重要性。
关键词:
语言 打扮 修辞 描写 名言 警句 谚语 诗句 文采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说的是巧妙的梳妆打扮可以使原本不漂亮的女人也能展现美丽的外表,可见打扮是很重要的。天生丽质的人很少,但只要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精心地装扮自己,同样能做到“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人的外表如此,我们写文章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在文章中使用一些生动、优美的词句,那么它们就像姑娘身上精心的装扮一样,能给文章增添不少色彩。因此,文章的语言也要讲究“修饰打扮”。
换句话说,有文采的文章,就像巧妙打扮的美女令人眼前一亮,并且久久注目,念念不忘。真正美的语言,如同饱含果汁的诱人葡萄一样,色泽美丽,内涵丰富。优美的语言毫无疑问是文章的一道风景,语言素养是文章的重要条件,语言就是文章的“外衣”,需要精心装扮。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的就是文章中语言的重要性。相信你曾被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决心所感动;也被欧阳修“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精神所折服;更被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境界叹为观止……古圣先贤在对待文章语言的态度上是不是对我们有所启发呢?
要想使文章生动优美,打动人心,对其语言进行一番加工润色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种“打扮”语言的方法:
一、修辞手法巧运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增强文章的文采,提高文章的魅力,使贫乏、呆板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错落有致。
例如:《颐和园》中描写昆明湖的句子:“湖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水的“平静”以及“碧绿”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亲切可感,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美。
我们班有一个叫曹佳文的同学,成绩优异,每次我布置的作文,别的同学都叫苦不迭,可他总能轻松应对,不一会儿功夫,几百字的文章就呈现在老师的面前。如果挑他的文章中的毛病,似乎找不出——语言通顺,表达清晰,段落层次有条不紊。可是老师读着,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仔细品读,不难发现:文章的语言太平淡了,没有一点美感。比如在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春天来了:小河解冻了,河水潺潺地流着;柳枝上长出了嫩绿的细叶;小鸭子也成群结队地下了水;虫儿在草丛里唧唧地叫着……”
其实,这段文字可以写得更美的。我让班里的“小作家”陶智安格试着修改,她是这样写的:
“美丽的春姑娘又回来了:小河松动了久缚的筋骨,悠扬地唱着山歌;柳枝披上了翠绿的盛装;小鸭子在河里欢快地追逐嬉戏;虫儿在草丛里弹奏着美妙的音乐……”
我把两段文字展示在教室的大屏幕上,让同学们朗读感悟,用心体会修辞给文章带来的美感,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古诗、名言活引用
古诗文、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是前人为我们积累下来的,经过验证了的经典中的精华,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文章的品味。
比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作者为了表达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之迅猛,引用了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既形象又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还是拿曹佳文同学的文章来举例吧。在一篇《珍惜时间》的作文中,他是这样开头的:
“时间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
尽管语言通顺,也没有语法错误,但读起来味同爵蜡,没有美感。于是我让全班同学都来帮忙修改,要求是“将这段文字穿上美丽的外衣”,看谁能将它“打扮”得最漂亮。
周安琪第一个举起了手说:“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周安琪同学给它穿上的是修辞的“外衣”。句子开始生动起来了,但是我并不满意,继续激发同学们的语言潜力:“能不能引用古诗文或者名人名言来表达呢?”我的话音刚落,性格内向的吴玉婷犹豫着站了起来:“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啊!”霎时间,同学们脑洞大开,纷纷发表意见,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这些关于时间的名言都被同学们一股脑儿地搬了出来。
通过这次修改作文的经历,同学们懂得了灵活引用古诗文、名言警句等也是“打扮”文章语言的好办法。
三、各种描写添神韵
细腻的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逼真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恰当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可以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真实性,提高文章的品味,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如《穷人》一文中就多次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些心理描写细腻传神,将好人桑娜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很多同学提起写作文就头疼,写出来的文章老师看着也头疼:言之无物,甚至无话可说,其实就是缺乏写作方法。一次,我给同学们出了一篇命题作文——《期中试卷发下来以后》。在动笔之前,我提示大家:恰当地运用心理描写是这篇文章出彩的好办法。比如说:当试卷还攥在老师手里时,你会怎么想?当试卷发到你的手上时,你会怎么想?当你看到考试分数时又会怎么想?经过老师的提醒,一些面有难色的同学眉头展开了,似乎有话可说。
语文课代表陈梦娟同学写了这样一段话:从老师手中接过试卷,我半天不敢睁开眼睛,害怕看到那可怕的分数。我慢慢地翻开试卷的一角,一个鲜红的“5”字映入眼帘,啊,该不会是"65"分吧?瞬间,我的脑海中妈妈焦急的表情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爸爸愤怒的眼神,我仿佛看到爸爸的“铁拳”已经落在了我的身上。这时,我悄悄地瞥了一眼老师,老师也正好瞅了我一眼,那眼神是生气还是赞许,实在读不懂。我鼓起勇气将试卷用力翻过来,“95”分!没错,就是“95”分!上帝保佑!……
我给予了这段文字高度的评价:你善于运用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给文章增色添彩,语言风趣幽默,引人入胜。
四、妙词佳句来助阵
形象生动的动词,能把静态写成动态,把一般写得传神。如朱自清的散文《春》这样描写小草:“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一个“钻”字描绘出了春草活泼调皮的样子。
节奏鲜明的四字词语读起来音韵和谐,抑扬顿挫,整齐优美。如《秦兵马俑》一文中这样描写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一连串的四字词语描绘出了将军俑高大威猛的形象。
另外,长短句、对偶句等也可使句子显得错落有致,具有参差美和对称美。
总之,文章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就是文章的“外衣”。别林斯基认为:“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有如一个面容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
要想写得一手好文章,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有道是“百锻为字,千炼成句”,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热爱读书,勤写多练,你也能妙笔生花,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