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燕
安徽省桐城市江淮工业学校
摘要:教学活动的展开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某些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一些能力。同时,教学活动的展开如果仅仅只是靠教师单方面的主动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配合以及自主学习。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作为一门抽象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一定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但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并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的。
一、提升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动机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由于生物知识繁琐且枯燥,因此多数高中生对其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导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基于此,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年龄因素,一些高中生在学习中比较看重学习体验,对于一些学习体验较弱的课程,他们通常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生物课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充分明确学生对学习体验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生物课上获取良好学习体验,如此学生自然会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动机。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进行“链状多肽和环状多肽键数的计算”这一课时,我们便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连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共鸣。然后教师再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识提出质疑,然后结合学习内容解答疑问,从而促使学生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激发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外自主探究生物知识,使学生对生物具备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是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直接动机,而新教改的推行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展开要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目标与评价目标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在答疑解惑中学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在明确目标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
同时,教师也需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由教师主动提出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基础水准上,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学习成就感,以体验到生物知识的乐趣。比如在进行“果胶酶和加酶洗衣粉”的相关教学中,我们便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自主学习或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从而通过独立思考获取解答方案。如此一来,通过自主学习而得出的学习结论,使学生更加具有学习成就感,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然也会更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从实践中自主学习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生物知识与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内容相关的案例,并充分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常识解决学习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其他问题,如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社会现象。比如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应用新闻中“转基因大豆、玉米等”食品安全问题的事情。然后让学生在生活中调查相关问题,通过社会、新闻以及网络上的信息收集相关资料,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促进教学生活化。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注重“引导”的作用。在实践中,要脱离传统单一、繁琐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角度设计教学任务和目标,从满足学生学习体验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加强学习与实际的紧密性,使学生能够在生物课上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新隆,吴金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3):48-49.
[2]董健.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