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王敏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人将目光放在了教育事业上
        王敏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二中学 253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人将目光放在了教育事业上,这使得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受到众人瞩目。初中数学学习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其关乎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教授除了注重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外,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此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在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同时需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以此清晰学生的思维方法,突出课堂的教学层次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学科是一门锻炼学生理性思维的学科,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增强自己思维逻辑的缜密性,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然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呈现,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师重点探索的内容。然而,有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一死板。而应用思维导图则能明确课堂讲解的知识内容,将数学思维逻辑直观展现出来,利用图像颜色等多种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创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
一、思维导图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价值
        将思想导图灵活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能让教师更清晰的向学生们展现数学知识脉络,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知识框架,这对数学教学来说,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但初中时期的数学知识十分分散,而且大多数学生无法对数学内涵有透彻的了解,以至于他们难以寻找到每个数学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得学生数学学习难度增强。思维导图虽然只有简单的线条节点和图像,但却能够将教学的重点知识完美展现出来,为学生剖析复杂的知识结构,寻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除此之外,思维导图更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入手,为学生建立一个全新的数学认知。而导图同样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在思维导图中,教室能清晰了解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情况和思维方法,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修正思维导图,也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养成更具有判断性的思维能力。
二、影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问题
        教学可以分为两大内容,一部分是教,另一部分是学。这两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数学课本的价值,也没有有效延伸教学资料,丰富教学知识,更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许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也十分模糊,这直接致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无法构建。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学结果上,他们严重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程度,缺乏对学生的合理综合评价。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认清整个数学教学的核心,也就无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预习知识。大多数初中学生没能在小学时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即便老师布置预习作业,学生也难以把握学习重点,使学生在课堂上依旧缺乏对新知识的了解,不能清晰理清知识脉络。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完成预习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
        举例说明,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学生必学的数学知识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内涵,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向学生介绍该内容的学习重点,介绍的过程也是学生预习的过程,当预习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借由该知识导图延伸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当学生们了解到每个支线上的知识内容后,就能够自己总结预习知识,而后在利用思维导图记录学习,学生就能对课上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所了解,从而了解预习知识内容的目标。
(二)利用思维导图解释复杂的数学概念
         在数学知识中,数学概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需要依据数学概念解答数学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带领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而这个过程应用思维导图十分重要。举例说明,当教师在向学生们讲授有关于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先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而后引领学生利用导图来推导出公式,同时推导出与公式相关的其他内容,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同时了解到整个知识体系。
(三)利用思维导图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因初中数学知识点杂乱,所以学生需要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做好数学笔记。做数学笔记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复习阶段。在从前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数学笔记都是教师说什么就记什么,而后在下课时间自行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这样既浪费了课上教学时间,也没有办法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详细了解。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在有效减轻学生笔记记录的负担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与巩固。
举例说明,教师在向学生们讲述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先将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重点列举出来,而后再结合经典例题和函数图像共同分析。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数学思维,也便于学生在课后利用思维导图实现自我思考。
结束语
        总结上述内容可知,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整个数学知识的脉络,学生拥有自我思维拓展的机会,还能实现对自我思维的深入探究和自身数学潜能的深入挖掘。教师为学生布置构建思维导图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从而为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常青.借助思维导图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92.
[2]魏苹.基于思维导图应用下的初中高效数学课堂构建策略[J].科普童话,2020(07):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