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汉凤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中学 535035
摘要:自从国家颁布了新的教学政策之后,对学生学习提出了全新要求,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的方式掌握相关知识点,在探索知识点的过程中,增加自身的综合素养。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习惯,根据教学任务,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样的方式引导他们,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增强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及其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文史结合;策略
引言:初中历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我国以及世界历史进行充分了解,增加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知程度。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课程类型与小学相比有所增加,学习压力增加,这样的现状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历史课程时,不能以良好的态度投入到课堂上配合教师进行学习,上课积极性不高。为了帮助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通过多样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使他们在探索知识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的意义
文史结合就是将文学内容与历史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对下节课需要讲述的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将一些重点内容结合文学作品给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角综合分析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事迹,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的策略
1、利用探究提问的方式,直接引用文学作品
以往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在课堂上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但是提问的内容基本上与历史课本上的知识点有关,很少将相关的文学作品渗透其中,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到提问教学中来,降低了提问教学的质量。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先在课前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梳理,找到历史知识点可以和文学作品结合的点,针对这些内容提出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促使班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提问学习中,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文学作品健全自身对这方面历史事件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到“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时,教师可以先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根据小组的数量,给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在隋唐时期都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品都有哪些?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什么样的联系?当教师将问题拟定好之后,可以均匀分布给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布两个左右的问题即可,给他们留下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探索。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讨论内容与问题中心偏差的情况,教师可以在他们探讨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小组进行提问,提问的内容可以对原来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更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明确交流的重点,提高他们的交流学习效率。当学生探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轮番进行回答,如果有的小组在回答的过程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可以让该小组的成员或者其它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在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将相关的文学内容与这节课的历史知识点穿插起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提升自身对这方面内容的理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2、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推荐反应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
过去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也会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讲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但是多媒体上的内容基本上是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以往没有任何的变化,没有将多媒体视频教学的功能充分激发出来,降低了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以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历史题材文学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提升自身对这方面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到“明朝的灭亡”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与《红楼梦》有关的视频,因为学生的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经典的片段播放给学生,让他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通过贾府的兴衰了解明朝的变化。为了防止有的学生不能以良好的态度投入到视频观看中来,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结束之后,让不同小组对视频内容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复述,这样学生为了自己复述的内容更加完整,就会对多媒体播放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提高他们的视频学习水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课时,应对历史教材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文史基础,利用探究提问的方式,直接引用文学作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推荐反应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月环 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研交流,2015,(09).103
[2]王永建 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7,(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