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的“生本课堂”——以小学科学《空气有质量么》为例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5期   作者:潘旭盼
[导读] 新课改以来,小学科学教学一直在提倡有效教学

        潘旭盼  
        宁海县桃源街道山水小学 315600
        摘要 新课改以来,小学科学教学一直在提倡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是得从学生出发,我们的课堂是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改革对策。我是从创设平等课堂;调研前概念,定位教学目标;巧设环节线,维持学生热情;演示规范性,确定分工合作;评价发展性,促进进步成长几个方面来阐述的。
        关键词 生本课堂 高效 教学  以学生为本 成长
        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曾经说过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属于无效教学。同理,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归于无效或低效教学。”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验证“高效课堂”的根本标准,“高效课堂”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我们必须坚信“课堂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从任教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创建高效的“生本课堂”,得从认真对待每一节科学课,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
        一、拉近你我他,创设平等课堂
        检验一个教师亲和力的最好方式就是面对一群新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虽然时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学生对教师不像以前那样的敬畏心态,但是还是保持着和老师一定程度的距离感。想要创建“生本”课堂,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才是这堂课主角,老师只是配合他们开展学习探究之旅而已。那么必须要帮助孩子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和老师放在平等的位置,自己是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着的。所以在上课前一天,可以安排一个初次见面的机会,进行短暂的介绍,让孩子对自己的陌生感解除些许。接下来,我就以《空气有质量么》为例,来谈谈我的想法。然后课前进行的聊天热身,让孩子对“心目中的科学课”展开聊天,附身聆听他们的想法,只要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想表达想法的欲望,无关想法的对错。通过这个聊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想法是被尊重的,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平等”的意识。
        二、调研前概念,定位教学目标
    导入环节,利用一个视频短片,关注到“空气”,然后让孩子谈谈“对空气的认识”。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前概念,这便于我们接下去教学目标的确定,环节难易程度的设定,是否需要删减某些环节,在某些环节需要重点解决。孩子们的回答,告诉我们他们的科学课在正常开展,这批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这对于这堂课的开展很关键。利用“水”和“空气”的对比,确定本节课的“中心问题”—“空气有重量么?”。
        三、激发求知欲,开展生本课堂
        通过对比,已经聚焦到“空气有重量么”这个中心问题,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站队。反方认为“空气没有重量”,正方认为“空气有重量”,还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有想好,可以继续思考,暂时不用站队。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设计安排了一个小型辩论赛,鼓励双方都表达各自站队的理由,说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可以给自己队伍加上1分,并且在板书上展示各队的得分。随着双方辩论的进行,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发展,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于“空气有重量么?”这个问题的求知欲。
        四、巧设环节线,维持学生热情
        激发了对“空气有重量么?”的求知欲,也表达了自己原有的看法和见解后,接下去就要想办法去探究这个问题。首先问正方,有什么办法证明这个这袋空气有重量。想到了“秤”,我拿出了准备好的自制改良过的“简易天平”,进行简单介绍,学生了解它的用法后,利用它验证这袋空气是否有重量。结果说明,这袋空气是有重量的,这算是正方获得的一个有利证据的积分。
        反方面对这样的局面,会特别想方质疑这个结论,提出反驳“可能是塑料袋有重量,所以才产生这种现象”。面对反方提出的这一观点,在经得大家的同意后,接着问反方“正方设计了实验证明,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反方马上说:“天平的另一端也放一个一样的塑料袋和绳子”,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做,可能出现哪些现象,不同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如反方孩子所设想,另一边放上一样的塑料袋和绳子后,天平平衡了,这个现象让反方孩子激动极了,这相当于把局面给逆转了,正方也有几个孩子开始动摇自己原来的立场了。
有几个正方选手在局面尴尬的情势下,急中生智提出:“可能是袋子里的空气量太少了,所以不容易被称出来”“那么怎么证明?”“多装点空气”,这时教师取出自制的装了气门嘴的塑料瓶和脚踏打气筒,介绍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从而改进实验继续探究。
        五、材料有效性,保证探究精准
        探究实验选择的材料,必须要精心准备。安排给学生的实验,教师上课前要反复“下水”做实验,改进实验材料。这件课的实验材料是简易天平,但是配备的简易天平不够灵敏,不便于观察记录现象。考虑到这个因素,团队的科学老师,进行了3项材料的准备。一是将原有六年级杠杆尺的实验装备进行改造:运用轴承、平衡螺母(如下图1)。二是将充气装置也改用脚踏打气筒(如下图3),打气比较方便。三是把原来用来装压缩空气的小皮球,换成塑料瓶(如下图2),把塑料瓶的瓶盖钻一个孔,装上自行车的气门嘴,当然还要对它的气密性进行巩固。在这三项实验材料进行改造后,发现实验比较容易操作和观察,这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太幸福的事了。理由很简单,如果继续用原有的简易天平实验,现象很难观察出规律,更别提让进孩子自己得出符合科学的结论了。在学生们得知“空气是有重量”的结论后,再直接把“质量”展示出来,这个是科学词汇,可以直接告知学生。科学上并没有“重量”这一说,“重量”是生活词汇,在科学上用“质量”表示生活中经常提到的“重量”这一词,所以我们这堂课的主题是“空气有质量吗?”。
        
        六、评价发展性,促进健康成长
        孩子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点不同、兴趣方向不同,再加上不同孩子心理的成熟程度和表达能力也不一样,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我们在关注学生前概念的同时,要关注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去了解学生发展中的内在需求,努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教师要用心的去观察孩子的成长进步,用心走进学生的心里,去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 对一些思维困难的、或性格内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 要对他们进行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方式,每一次进步和勇敢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重树学生的自信,保护学生的自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这件课上,我发现有个孩子课前很内敛,有点胆小的孩子,无意间给了她一次发言的机会,她很害羞没有说什么。后来在实验活动中,我就特别关注她,给予她帮助,与她近距离交谈,发现她还是很有想法的。在汇报的时候,我发现她还是没有举手,但是脸上已经流露出自信的表情,所以我走过去问她“你能说说你的发现么?”她勇敢的站起来进行了完美的回答,我号召全班同学给她鼓掌,她太棒了,她坐下的时候是满心欢喜的。同时,最后一个学生探究实验时,同学们观察到打了20筒空气的塑料瓶放上天平,天平的平衡被破坏,往塑料瓶这端倾斜这个现象的时候,发出很激动的“欧耶”欢呼声,还配有胜利的姿势。我在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也会超级有成就感,在大家不断改进实验的探究活动下,得出“空气有重量”这个结论,不是猜想而已,而是有证据有科学实验依据的。
如果一堂科学课,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心、求知欲来,带着成就感离开,那么这节课,就是孩子喜欢的科学课,就是高效的“生本”课堂。
        通过这次团队合作课的活动,真的认识了不少。科学课不仅要求教师专业素质过硬,更要求教师把孩子摆在课堂的中心位置,一切设计都要符合他们发展的需要。只有我们设计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才能成就高效的“生本课堂”,孩子也将发展成具有“健康品格”的新时代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 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2】《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美]劳拉"E"贝克著,2002年12月
        【4】《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教育的奇迹》(主编朱永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