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飞
广东省信宜市水口镇双狮小学,525346
摘要:受挫心理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包括一个人在面对周围的人和身边的事所采取的态度,情绪的管理以及表现出来的做法等。小学生正是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和家长更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例,来探索小学生受挫心理的成因,并给出适合的个性辅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受挫心理的成因 个性辅导
由于现在的小学生禁受不住挫折的打击,导致心理上容易受到伤害,这也让老师和家长们共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小学生受挫心理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消极思想,如果让学生一直处于这种不健康的思想氛围中,那么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关注,要求学校和家长必须要注重学生受挫心理的缓解程度,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小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生受挫心理的成因
1.家庭因素
由于每个孩子的原生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孩子们受到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同,随着现在社会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大多都非常溺爱孩子,对孩子所有的要求都一应满足。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就连最基本的内务,孩子的衣服也是帮忙洗好收好,生怕孩子会累着。总之,无论孩子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家长们都通通包办。但是,这样并不是爱孩子的表现,反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当孩子们离开爸爸妈妈,独自一人面对事情的时候最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在学校时,当面临老师的各种教学任务,小学生常常不知所措,从而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心理上很脆弱,承受不住,越来越逃避问题,久而久之,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情况都是由于家长的溺爱所造成的,所以孩子的受挫心理原因之一就来源于家庭。
2.学校因素
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在极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学校还在保留着原来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改变。大部分学校还是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教育,还有的学校为了逐年的升学率,只不断加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工作,以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所有的衡量标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只知道埋头学习,认为只有考出好成绩才能得到重视,这种错误的思想严重影响他了们的心理健康。当在考试中没有发挥好,就陷入悲伤当中,对自己非常失望,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当然,这其中也跟学生受到的压力有关系,现在有很多老师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成绩差的同学不管不问,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那些长期得不到关爱的学生会产生极端心理,从而导致新闻里报道的自杀事件,后果十分严重。
二、小学生受挫的个性辅导
1、正视挫折
引导学生正视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老师和家长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知道,理想是美好的,但是实现理想的道路是会有困难的,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也是正常现象,是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避免的,关键要看我们自己怎么更好的应对挫折。
对此,老师可以开展这一类的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经常出现的,还可以讲一些名人和伟人的故事,让学生学习一下名人面对挫折的态度,有意识地提供正视挫折的氛围。
2、树立自信心
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其次,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制度目标时,不宜过高或者是过低,过高或过低都会伤到学生的自信心。另外,也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让他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长处也是有短处的,知道自己的短处并不可怕,但是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就比较可怕,要努力的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在面对学习成绩时,老师不宜将成绩分数看得太重,要看到学生努力的过程,要尊重学生所作出的努力,并让他们明白努力比结果更重要,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承受能力不被打击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3、开展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受挫能力
想要树立学生不怕挫折,自信面对的信心,除了在学校老师的正确教导只在,还应该用实践考察学生的受挫能力。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师在理论上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后,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周末寒暑假等空闲时间,组织学生集体参加户外活动,既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在离开学校和父母的关心呵护下,考验学生们独立的能力。例如:组织全年级学生一起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有的学生可能体力不够,或者没有毅力,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节奏,就想放弃。但是,在老师的循序渐进的引导下,为了全班同学的集体荣誉,激发他们内心的团队意识,继续努力,直到终点。这样的课外活动还有很多,例如跑步等,都很好的锻炼了学生面对挫折不言弃的决心和能力。
4、定期进行心理测试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来没有关心过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学校虽然每学期都会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却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甚至有的学校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将这门课换成其他的文化课,还有的学校更过分,直接将这门课取消掉,认为小学生只要将学习搞好就行了,不用在意其他的。这样的错误观念直接阻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这一情况。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里发展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心理测试,学校至少每学期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专业的心理测试,通过学生对测试题目的选择,能更好的检测出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否健康。对有问题的同学,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向学生推荐一些充满生活希望的书籍,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念,乐观面对生活。
小学生在学习的阶段中,对挫折事件的恐惧以及所作出的一些应对情绪都是正常的,他们还属于成长的阶段,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经历,没有生活经验,在这之中,老师和家长就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找清事情的原因,带着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正确的认识到挫折这一问题。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锻炼小学生的受挫能力,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尤运琼. 农村小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与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0(1):46-47.
[2]钱俊仙. 阳光总在风雨后——例谈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与对策[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0(9):18-19.
[3] 李忠, 苏颖平. 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5(4):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