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国庆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下孔完小 048104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结合时代发展形势,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为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注重围绕学生良好品德培养为视角,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作用,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良好品德;课堂教学;《道德与法治》
前言:新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理念,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书育人的功能及作用,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小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围绕这一要求,教师要重新审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注重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本质及内涵做好把握,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使小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素养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小学生品德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要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现阶段,关于小学生品德行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学生在“高端”的小资社会背景下,一些优良传统被遗忘,这也导致小学生不良行为、不良品的问题屡见不鲜。一些学生之间攀比之风盛行,高消费、高享受的现象较多,这导致一部分小学生迷失本心。
其次,小学生道德行为问题突出。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这导致一些小学生道德行为问题较多,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全然不顾别人感受[1]。
最后,一些小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拜金主义盛行。如当前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一些直播乱象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导致小学生形成不良的价值理念。同时,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给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基于良好品德培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对策分析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围绕学生良好品德培养,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引导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及思考,从而对小学生品德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2]。
对此,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快乐教育”
让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感受快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教学时,《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以小学生为立场,每一节课的设计,要把握学生视角,增强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感。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探究学习精神,从而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3]。
例如,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过程中,围绕《我是一张纸》一课教学,教师可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让小学生搜集生活素材,之后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知道“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联系品德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纸”的来源进行思考,之后培养小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树立良好道德观
围绕学生良好品德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使小学生联系《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思考,从而使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启智”,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展开思考和分析,以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开展《我们小点儿声》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思考噪声有哪些危害呢?通过设计问题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及思考,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噪声的危害。如噪声影响学习和工作、噪声可能对耳膜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究思考,使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展开深入学习,从而引发小学生的反思,使小学生联系所学思考自己的品德和行为,发挥《道德与法治》育人作用。
(三)加强德育融入,培养小学生良好价值品质
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特点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良好品德进行培养,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价值品质,为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德育教育的融入,围绕“立德树人”理念,使小学生对良好品德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并能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品德意识,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小学生形成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4]。
例如,在开展《大家一起来合作》一课教学时,教师注重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好处,提高小学生主动合作的意识,使小学生乐于帮助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分享,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小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思考合作的重要。通过融入德育,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究交流,使小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合作,提升小学生主动合作的意识,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束语:总之,联系小学生的发展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良好品德培养视角,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书育人的功能及作用,从而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以促进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通过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中, 加深《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并为小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邦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7+9.
[2]纪春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分析[J].华夏教师,2020(14):6-7.
[3]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9(27):107.
[4]宋金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9(1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