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素养实施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5期   作者:强芳
[导读]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
        强芳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第五中学  241000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讨中。我也在上级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下,在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就如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来打造语文高效课堂,进行着探索和尝试。一、树立核心素养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二、精心备课设计教学  突显品格和关键能力;三、开展语文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有效教学
        引  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围绕核心素养,来实施有效的教学,是语文老师研究的方向。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讨中。我也在上级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下,在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就如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来打造语文高效课堂,进行着探索和尝试,在实践过程中有着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下面就谈谈感受最深的几点:
        一、树立核心素养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我反复学习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近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围绕“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目标,确立三维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手段等,不仅很好地解决了 “教什么”的问题,而且也有效地解决了“怎样教”的问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学生文化素养和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精心备课设计教学  突显品格和关键能力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长期以来,我始终坚持做到上课前必须备好课。在备课时,我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教法,坚持在上课前吃透教材,同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教法,然后,精心设计问题,编写教案。
        备教材,根据文体特点、文章内容确立三维目标,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古诗文注重传统文化学习、积淀,突出诵读训练;人物传记学习优秀人物品德;科普文章培养科学精神;口语交际突出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能力;综合性学习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备学生,注意个性化差异,根据不同学生基础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如对于学困生,我会多关注他们,上课时将不太难的问题留下来专门向他们提问、作业的量也适当减少,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健全他们的人格。作为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
        三、开展语文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陶行知说“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说的就是开展语文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知识、情感、态度”等核心素养以及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探究活动中能很好地得到训练和提升。

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他问题,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实际效果也更为显著。
        如在执教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时,学生们在范读后,很容易找到毕淑敏笔下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各安放着“爱与恨”、“事业”和“自我”这三样事物。那为什么要安放这三样事物呢?接着,我就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语文教学的探究活动——将全班分九个小组,每三个小组选择一个小屋来讨论:你还想安放什么呢?能不能换等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们在“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明白了这三间小屋里安放的是精神层面里最最重要也最最基本的三样东西,是最不能缺少的三样东西。通过探究活动,孩子们从中得到了真知,明白了精神的富足才是真的幸福,我们也要让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闪闪。
        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本质上是应对和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的综合品质,是在个体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如:上《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我就先播放一段云南歌会的视频,情境导入,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难怪作者沈从文当时也被吸引了去。在如此美好的情境中,我追问,“作者是被什么吸引了?”“唱的歌好听,唱歌的人好看。”“那老大爷老大妈怎么来理解呢?”“热爱生活”“对,是热爱生活,是对生命的歌唱,对生活的歌唱”。我于是层层递进的引导着学生向文本深处去挖掘,去发现文章的主旨。也正如沈从文自己所写的“这个比那些死的东西有趣多了”。生活如此,文学如此,课堂更是如此。有了相宜的情境导入,整个课堂也鲜活了起来,孩子们的思维也活跃了起来。所以说,创设与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五、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使用,无疑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互动和便捷。近两年我积极地参加市级课题《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此课题于2019年5月已圆满结题,并获得市良好的等次。在课题的实践中,我们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多年来,我坚持教学、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获取最大、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之余,我还积极参加县级、市级的教科研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在2009年5月份,论文《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荣获市二等奖。在2014年繁昌县第九届陶研论文大赛中,论文《 借鉴行知教育思想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获县二等奖。在2015年和2016年参加了两次县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均获得县一等奖。自2011年以来,陆续参加了5次县语文优质课或展评课的比赛,均获得了4次县一等奖和1次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后,我将继续探索,不断实践,努力教书、育人,为我所钟爱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尽心竭力,奋斗终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