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正砚
湖北省鹤峰县中营镇民族中心学校 445807
摘要:新时期,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初中各学科关注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要促进初中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就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发挥德育的优势。体育课是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巧,提高身体素养的关键课程,同时通过德育渗透,可以融入团体性意识培养、思想品德内容等。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德育
引言:运动行为最显著的优势便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与阻力的精神。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让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身体素质都得到体现,通过系统、具体的训练,教师可以认真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针对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教育,调节个体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率。
一、初中体育渗透德育的优势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发挥教师的感染力。体育课是指导学生掌握系统化的体育知识后,通过专业的体能训练来获得较强的身体素质,与其他学科不同,体育课具有开放性、活跃性的特点,对学生产生着较大的吸引力,是高压力学习状态下的一种释放,能够带来身心愉悦。对此,初中生对体育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容易保持思想集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科学开展德育工作,与学生建立信任感。
体育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理论课有着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课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制定。其次,体育活动往往需要集体参与,可以从侧面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能力和组织纪律,这就需要学生严格遵守,这就为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并且可以熟练掌握新技能,是德育开展的最佳期。
二、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渗透德育
1.内容具体化
教师在设计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时,要突出侧重点和针对性,例如运动会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与此同时,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国家队比赛,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女子排球队的比赛视频、电影等,将运动员的顽强拼搏、艰苦训练精神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运动精神,不管以后是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以顽强的品质去面对挫折,不放弃,坚定信念。
也可以安排一些接力跑、篮球、排球、羽毛球团队比赛项目,要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严格遵守体育比赛规则,以便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能遵守社会公德与法律制度。与此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自我的机会,要让学生明确个体与集体的关联,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面对个体与集体的利益矛盾时,能够优先考虑集体利益。通过各种具体化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明白组织纪律的必要性,在进行任何活动之前,都要明确制度与规则。
2.形式多样化
初中体育活动应当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结合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征灵活开展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体育教师要仔细研读新课改目标下的体育项目开展要求,丰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运动器材,在确保安全性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器材的选择要结合气候和场地,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行为习惯。此外,德育内容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长跑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缺乏艰苦锻炼,教师要深入了解情况,安排学生参与长跑运动,锻炼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精神。长跑途中,如果有学生感到肌肉酸痛打算放弃时,教师要从旁鼓励,让学生意识到所经受的任何磨炼,必然会获取相应的回报,让他们坚持下去。例如在球类项目,则可以让学生分别参与运球、投球、裁判的身份,告诉他们竞争无处不在、规则不出不在,只有品尝到胜利的喜悦,经历了失败的痛苦,获得拼搏的乐趣,才能真正养成团队协作、敢于拼搏的品质。
3.从实际出发
体育中的德育渗透应当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很多学生正处于自尊心强、好强心重等特点,在面对问题时难以自己解决,很容易遭受到打击。对此,教师要重视评价工作,做好过程引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科学安排活动强度,适时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个体出发,尊重学生,充分挖掘每项运动的内涵和能够培育的精神,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格素养,确保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活动中做到寓情于教,课间体育活动只需象征性的惩罚即可,比如俯卧撑、蹲起等,提高游戏效果,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学生输了之后推脱耍赖的现象出现,言传身教往往能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在细微之处做好表率。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郭东文. 学周刊. 2016(25).
[2]新时代背景下初中体育德育渗透策略探究[J]. 陈永波. 新课程(中). 2018(06).
[3]抓住学生心理需求,进行科学德育引导——藏区学生德育管理心得[J]. 泽西卓玛. 学周刊.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