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星
湖南耒阳欧阳海学校 421800
摘要:应用题目不仅需要学生进行计算,也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对问题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学生的大脑如果可以在小学阶段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就可以为他们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体的应用题目讲解的时候,往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的做题能力得不到提升,这也需要教师更加积极地应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
引言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技巧,就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经验,期望能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一、当前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中,一些学生因为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而感觉很吃力,教师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也会手足无措。在当前的教学方法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应用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下面就是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首先,因为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认为这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并且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的,比如先进行例题的讲解,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题的模式做新的题目,之后再进行大量相同类型的题目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没有新意,也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教师出示的题目太过于单一,没有任何的挑战性。在大量的练习中,教师展示给学生的题目都是相似的,学生回答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就无法实现锻炼学生思维的效果,同时也阻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所以教师要运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拥有一定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才会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内容,参与到数学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挖掘出具有趣味性的数学应用问题,不要将目光停留在教材和练习册上,而要拓展更多的渠道,挖掘出更多的应用题型。应用性是应用题最大的特点,对应用题的挖掘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结合小学生生活中容易遇到的事物和各种情形,来构建出学生比较熟悉的应用题情境,这样小学生也更乐于解答应用题。例如,在带领小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寻一些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带领小学生计算它们的体积;创设相应的应用题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我们可以带领小学生计算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文具盒、讲桌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知识,然后创设相应的应用问题:“一个长方体高22cm,长17cm,体积为2244cm3,那么这个长方体的宽是多少呢?”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后,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应的情境,在带领学生充分思考之后,计算出自己的答案,最后得出长方体的宽是11cm,通过这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应用题解答能力。
(二)帮助学生养成检验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告诉学生注意检验,但很少有学生当回事,在解答完问题之后,很少会有学生主动检验,部分学生即使进行了检验,检验的态度也不认真,无法通过检验找出自己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检验方法,提升检验的效率。
例如一道非常简单的应用题:“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某班学生想要举办迎国庆的庆祝活动,需要使用90cm的彩带系上蝴蝶结,班级里的彩带长5.7m,能够制作出几个蝴蝶结?还会剩下多少彩带?”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问题,只要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然后用5.7÷0.9就可以了,但是大多数同学都计算错误了。一些学生将答案写成了5.7÷0.9=6……3(米)。在老师要求学生进行检验之后,学生发现余数3米明显大于0.9米,还可以制作好几条彩带呢,答案肯定是不对的。同学们将余数的单位计算错了,实际上余数是0.3米,就是这一点点的误差,导致整道应用题都错了。在对应用题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细心,通过实际的应用题案例,帮助同学们意识到了检验的重要性,并且养成了良好的检验习惯,在以后的应用题解答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培养学生解题技能,促进学生思维灵活转变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方式还有较强的简单理解能力。解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特殊的解题技巧。通过熟练使用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转变。学生在做题时应牢牢抓住问题的中心,找到真正的目标问题,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从现象看本质。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应对前后多次遇到的类似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其自己的思维特点,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该阶段的学生特点,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辨题能力。比如在题目:鸡兔笼中共36只,脚数10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公式:兔=(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14(只),鸡=(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22(只)来解决此类问题。
(四)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每个人的能力提升都需要通过迁移来完成,一些数学知识的掌握也需要进行迁移。所以在进行应用题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发现迁移知识的规律,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将知识点进行升华,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技能。例如教师在讲解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下面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一个公司有男女员工348人,其中男员工是女员工的三倍,请问这个公司男女员工各有多少人?为了让学生拥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假如女员工是78人,男员工是女员工的三倍,这个公司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这两道题目信息的分析,就可以知道题目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女员工看成一个单位,男员工看成三个单位,从而分析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例题的问题也可以顺势解决。
结束语
在当前追求高效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方式也应紧跟当前时代发展方向进行改进,因材施教针对阶段性的学生制定特定的教学制度。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中心,多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找到学习乐趣,在自主思考中挖掘出学生更多潜力,这样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曾乐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解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82-83.
[2]马德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法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82-284.
[3]李果.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98.
[4]陈玉嫔.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三点体会[J].华夏教师,2018(19):46-47.
[5]房艳芳,解子明,高安平,赵美云,刘瑞,刘慧.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91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