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生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把握好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就能占据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地位。新课程提倡阅读融入生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学生主动去阅读,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成为阅读的主体。语文课根据这一理念,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在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更能把阅读的功效发挥到最优,让学生毫无阻力地探索未知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寻觅自我、丰富内心世界。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视频技术
引言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启蒙学科,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当中,学生从基础的拼音、笔画开始学起,再到字、词、句、段、文,他们的语文思想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睛之笔,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他们的词汇量、语感、文化底蕴等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提高。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少阅读的个性化方向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和阅读个性化的主要表现。个性化阅读不仅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互相倾听、交流。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学生片面解读“个性化阅读”。他们认为“个性化阅读”就是与众不同,挖空心思提出一些新奇的、奇怪的问题,想要得到老师的“想法新奇,思维活跃”这样类似的表扬。从表面看上去,课堂氛围很活跃,学生很积极,课堂参与性高,但是这样的活跃课堂背后是什么呢?是缺少教师正确积极的引导,是学生对文章的随意解读,个性化阅读变成了学生混乱的,随意的阅读。
1.2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使用情景教学法时,会以主观想法创设情景,而学生对于课堂所教授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常会出现不赞同的观点或者无法体会的问题,很容易降低预期的课堂效果。教师在使用读写结合法时会为学生设置教学任务,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常以教师能力出发,把教学任务设计得过难,导致学生的课业压力过大。也有一些教师在使用情感教学法时,将教学过程变成自己的经验分享会,缺少和学生的交流,导致课堂效果僵化,而单方面的输出并不会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2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1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期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期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文化积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论语》《寓言故事》《三寄小读者》《幽默三国》等,都能让学生阅读。知识储备、文化积累并不是一日、几日就能增加的,而是在语文学习中逐步积累的。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故事会、小小演说家、诗歌诵读等形式的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可以在班级开设一个阅读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读物。其次,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能有所欠缺,当他们面对众多的文章和读物时,他们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读起,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读。这时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教给他们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让学生知道文章的哪些内容是能略读的,哪些内容是必须精读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2利用信息技术课后展示,消化巩固重难点
语文阅读教学从不是只在课堂上进行的,课上课下都是一样重要。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由于教师不再是课后传授知识的主要力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制作简短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将课上的重难点或易错点用信息技术的形式展示,这样学生既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又可以有效巩固所学的阅读知识。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馆》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阅读知识之后,可以将课堂上遇到的学生没有消化的重难点知识重新录制为信息技术视频,引导学生去揣摩和思考重点语句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后可以更好地去消化这些阅读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去感受故宫博物馆的魅力,体会古代人民的巧夺天工,感受当时的时代气息,还可以掌握相应的写作手法。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提高,从而为教师开展更为高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帮助。
2.3利用公众平台,分享学习资源
在互联网进入教育领域之后,学习资源也更加丰富,并且获得学习资源的途径也有所增加,除了教师的面对面传授,学生也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资源。作为通信工具,QQ、微信等软件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带来了不小的便利,同时开拓了新的学习天地。在课下,学生可以通过浏览资料来获得讯息,进行课堂内容的补充。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公众平台向学生分享学习资源,督促学生进行课下学习,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教师与学生、家长这三者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亲近了。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公众号、群聊给学生发送相关题材的文章、视频、歌曲,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雷锋”的故事。无论在课前还是课后,利用公众平台分享学习资源对于学生来讲都是有效的阅读方法。对于预习来说,这样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的主人公,了解时代背景,提高阅读效率,减少课堂学习的负担。对于复习来说,这样能够让学生再次认知“雷锋”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感受。这样一来,通过利用公众平台,补充书本知识,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会明显增多。
2.4创设教学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综合以往的的经验不难发现,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的只是书本、黑板等固定的教学工具,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阅读来贯穿整个课堂。现在来看,诸如此类的整个教学过程,无疑是稍显沉闷和枯燥的。纵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一不体现了信息时代的便捷与高效,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给学生营造阅读氛围的条件下展开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尽情享受课堂的乐趣。由此来看,寓教于乐也是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找春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下载歌曲、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氛围。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伴着欢快而悦耳的节奏进行学习,并且播放春天的风景图,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听体验,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本内容的学习,找到春天的“脚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这样一来,通过播放歌曲以及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对当前的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一定的补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实现其与互联网的完美结合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检验,仍然可以找到一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50).
[2]柳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