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5期   作者:李建霞
[导读] 小学语文中的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李建霞
        太原市小店区八一小学校
        摘 要:小学语文中的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在近年来备受关注,核心素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培养目标,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进行培育时需要有目标、有计划。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中的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有效方法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自我国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就对小学教学给予了足够高的重视,语文作为三门主课中的其中一门,其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小学正是培养核心素养最关键的时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会直接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核心素养相关内容阐述
        针对核心素养这一名词,各个教育组织有着不同方面的定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主要思想是中心学习,因此,该组织在定义核心素养时认为终身学习就是核心素养的主要意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学习应该是每个人成长历程中的终身大事,是不可半途而废、不可抛弃的。然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则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想法略有不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认为核心素养更是一种完成任务的能力。然而,在我国国际课程标准的定义中,认为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从多方面来说的,例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通过学生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教育部门严密的讨论和研究,将核心素质作为教学实践的指导理论,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育人的价值和目标,深化了语文教学的意蕴。
        2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现状
        2.1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相同的,各个地区对小学语文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其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会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不了照本宣科的课堂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效率低下,还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不相符。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讲台仿佛变成了老师自导自演的舞台;殊不知,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讲台应该是学生和老师相互交流的平台。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没有给学生提供反馈的时间,学生在听课时如果心中有疑问也不能及时的表达,这种不给学生消化时间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引导,老师占取了教学的主动地位,这就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
        2.2 教师对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现在依旧存在着一部分老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漠不关心的情况,如果教师不提高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那么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有悖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改变错误的认知,正确的对待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3 教学模式过于碎片化
        由于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是包含多个单元的,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只针对单元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形成教学目标割裂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教材,将各个单元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穿成一条线,从整体上放大格局来引导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3 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根据我国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可以适当的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去切身的感受语言。语文并不是一门刻板的学科,它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的学科,除了听说读写的基础积累之外,学生还要掌握对语言的应用能力。然而,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如同盖高楼一样,没有一栋楼是不需要地基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强化学生的根基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应用升华。
        3.2 鼓励学生的思维发展
        由于年龄阶段的限制,小学生没有接触到的未知事物很多,然而,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总是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多鼓励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留给小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交换和碰撞。在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3.3 促进学生情感的陶冶
        语文的文字中处处蕴含着“美”,语文是我国的国学,是我国的象征。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能力也不可小觑。语文不是一个冰冷刻板的学科,它其中蕴含的美是需要学生具体感受才会有所体验的。教师可以设计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分析语言中的语境,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某个文字应用的恰到好处,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
        3.4 开展文化活动
        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通过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语文文化,通过古人的作品对学生的精神进行熏陶。学生在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语文的魅力,这种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开发思维,教师应该严格遵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设计教学,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龙宝新.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师形象重塑[J].教师教育论坛,2018(10).
        [2]崔允部.追问“核心素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7(05).
        [3]姜字,辛涛,刘霞,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