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石康镇十字小学 536124
摘要:近几年,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促使着教育事业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农村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城乡文化差距,这也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是目前乃至将来所有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教学内容。因此,农村小学语文进行教学改革是顺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思想的完善,充分调动农村小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教学策略;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引言:所谓“教学策略”,是教育心理学的一种术语,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中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师“教”的策略,也包括学生“学”的策略,而狭义的教学策略只是指教师“教”的策略,两者都属于教学设计方案的一部分,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教师为了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并且符合学生学习能力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和采取的教学手段。一个良好的教学策略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都可以提高他们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作为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教学策略的重要意义,巧妙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素养
所谓“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指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以及他们持有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或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信念[1]。一般的教学理念有理论层次、操作层次以及学科层次之分。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教学理念对某一学科的教学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使得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再有农村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有限,如果只是按照课本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很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首先,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形式,以此调动农村小学生的积极性,在带有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其次,农村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教学理念和知识素养更新的频率和质量较低,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团队的核心素养进行更深刻的要求,及时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此从本质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2]。正如俗话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是最为贴切的,他们生活在偏僻的乡村中,对外界事物有着巨大的好奇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简单的说教式、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手段,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应该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农村小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教学知识,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优良习惯。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为例,在进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地为他们创设教学情境,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所以环境污染问题较少,也是大自然原本样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教师在进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课程导入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感受操场上、校园内以及树林中存在的大自然的声音,例如风声、雨声、鸟声、蛐蛐声等,这些都是农村小学生每天都经历并且能理解的声音,以此进行新课的讲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简单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感悟大自然多彩的声音,从而发自内心的形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感。
三、教师构建合作学习,树立正确健康的师生、生生关系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是学习和课堂的主体,小学语文课程必须符合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特点,维持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想象力,并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特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3]。”这一项教学任务的提出,同样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角色,甘于做小学生的引导者以及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将课堂主体还给小学生,让他们在农村的学习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促进良好师生以及生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为例,在进行《彩色的梦》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转变以往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充分尊重农村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他们提出问题:“同学们,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是什么样的?”让他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随后提问学生:“文章中提到的梦是什么样的呢?”此时他们会说:“这个梦不是真的梦!”以此引出彩色的梦是指彩色的铅笔,并试问他们:“那你们有彩色的梦吗?”随后将他们分为多个小组,带领他们走进生活,一同感受农村的自然景色或者让小组成员描述自己身边发生的趣味事,以此引导小组成员用“彩色的梦”将其描述出来,例如有的学生会说家长在田地里做农活的画面等,让他们理解生活中的“彩色”,并对未来充满期待。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农村的经济、科技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导致教学设备、资源以及条件等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应该积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农村小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使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切实做到创新教学理念,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素养;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教师构建合作学习,树立正确健康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形式,最终促进小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封国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缺失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王丽霞.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9.
[3]刘子亮,阙春建,廖志红,陈进,潘飞,黄志坚.农村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