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妮
安化县东坪镇黄沙坪完小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做好对其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能够为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带来助力。文章以小学语文课堂为基础,分别对小学语文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的创新模式予以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了推动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角度来看,想要通过教育创新的方式来推动教学改革,就必须要保证教育工作能够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这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好教学设计,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创新课前导入
创新课前导入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创新的第一步。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保证设计的课前导入模式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进行《草原》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关于草原的视频资料,并配上了关于草原的歌曲。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牛羊在低头吃草,牧民骑着骏马在飞奔,一个个有趣的蒙古包,猎鹰在天空上翱翔。在美景和音乐的引导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对草原产生向往之情,学生的学习动力由此得以提升。又或者在进行《开国大典》一课的导入时,我也选择运用信息技术为播放了开国大典时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一睹毛主席的风采,并能够感受到全国人民热烈、激动的情感状态,由此来完成对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二、创新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做好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通过教学创新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就必须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我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学习模式,让学生可以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去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性学习,由此做到在完成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他们的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实现“授之以渔”的教育目标。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时,考虑到课文本身的阅读难度不大,再加上学生对于《三国演义》的喜爱,我选择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
在完成自主学习后,我会随机挑选学生进行本课知识点的提问,并根据他们的回答来评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之后,我会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通过交流的方式完成对他们的指导,帮助他们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查漏补缺,由此做到以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带来助力。
三、创新课堂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堂训练环节的创新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训练以学生熟读课文,抄写生字等方式为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但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该方法是违背素质教育目标的。为了做好对课堂训练环节的创新,我选择以游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在体验游戏的同时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强化记忆。例如在完成《汉字真有趣》的学习后,我就在课堂训练阶段为学生设计了“汉字英雄”的游戏,该游戏是模仿中央电视台节目二开展的。在游戏当中,我会展示一个注音,学生需要根据注音写出自己认识的生字,由此来考察他们的词汇量。或者我会将汉字拆分成多个结构,然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其组成一个汉字,由此来考察学生对汉字结构的了解,让他们在游戏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语文知识水平的进步。
四、创新课后作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能够直接反映出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主动性,让他们可以获得语文知识的学习进步,我会对课后作业的形式予以创新。例如在完成《自相矛盾》的学习后,我选择让学生去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并选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在这种作业形式下,学生不在疲于应付抄写和作文,反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这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量,另外对故事进行复述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起到了关键作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总结: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而言,做好教育模式的创新是教师发挥自身教育职能作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必然选择。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对知识内容的分析,进行语文知识的创新设计,保证其能够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方式出现,由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可以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并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从而让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能够以更好的状态予以开展,为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恩祥.基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课外语文,2019(33):76+78.
[2]刘秀丽.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J].中华少年,2019(0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