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
河南省实验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在中国禅宗史上,菩提达摩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围绕菩提达摩的各种争议不断,众说纷纭。这从而也说明了菩提达摩在佛教史上的历史地位。菩提达摩把印度的禅宗传入中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禅宗扎根中国后,吸收道教的思想,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在隋唐时期发出了耀眼夺目的光彩。
关键词:菩提达摩;禅宗;佛教
在中国禅宗史上,菩提达摩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围绕菩提达摩的各种争议不断,众说纷纭。这从而也说明了菩提达摩在佛教史上的历史地位。菩提达摩把印度的禅宗传入中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一、佛学慧根
菩提达摩原名菩提多罗,出生于南印度香至国,是国王的第三个儿子。香至王是虔诚的佛教徒,不但修建了很多寺庙,而且在王宫内储藏了大量经书。菩提多罗就在这样浓郁的佛教氛围中长大。
在不断的阅读经书中,菩提多罗对于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自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印度信佛之风大盛,经律论成为佛教徒必然学习的三藏。通过学习,菩提多罗认为,佛教的真理实际上就是我空和法空的结果。我空会除掉一切烦恼,而法空则会扫除一切障碍。在菩提多罗看来,虔诚信仰佛教可以使得一个人变得坚毅、勇敢、果断、慈悲。信仰佛教的过程是一个从有我转变为无我的过程。一个人如果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他就不会去追求高官厚禄,不会计较名利得失,不会在意恩怨情仇,他能够面对冷嘲热讽而无动于衷,能够把纸醉金迷置之度外,能够走出尔虞我诈而超然物外。菩提多罗对于佛教的感悟为其今后遁入空门潜心钻研佛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菩提多罗相貌魁梧,一表人才,才华横溢,是国王和王后心目中继承王位的绝佳人选。然而,菩提多罗对于王位毫无兴趣。与两个兄长相比,菩提多罗不追求奢侈的生活,不在意高贵的地位。菩提多罗追求的是知识和学问。在菩提多罗看来,佛教普度众生,蕴含着高深的智慧,值得学习和研究。
在与香至王的谈话中,菩提多罗就表现出了高深的佛学智慧。香至王知道菩提多罗饱览经书学富五车,具备治国安邦的才能。香至王希望菩提多罗能够发挥其渊博的学识,协助自己治理国家。菩提多罗的反应与众不同。菩提多罗告诉香至王,一个人的能力无论有多么出众,其只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然而,与世界相比,这个国家只是恒河沙数。菩提多罗可以施展才华让香至国民富国强,但是,在香至国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国家在贫穷和战乱中呻吟,这些国家该怎么办呢?香至王没有理解菩提多罗的良苦用心,他觉得菩提多罗是在杞人忧天。香至王认为,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而后可以把领土扩展到别国,再行治理。信佛的父亲没有理解自己话语所蕴含的佛意,菩提多罗感到了一阵寒意。领土扩张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战争,势必造成生灵涂炭,这是菩提多罗最不愿意看到的。菩提多罗认为,佛法可以跨越国家之间的鸿沟,让各国和平幸福,这也是普法普度众生的应有之义。此时的菩提多罗已经有了离开王宫出家为僧的念头。
二、珠宝辨慧
印度禅宗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听说香至国的三个儿子知书达理,三王子菩提多罗尤其为人称道,颇有佛性。般若多罗就去香至国考察,看看能否从中找到自己的衣钵传人。香至国盛情接待了般若多罗,赠送给般若多罗一盘珠宝。般若多罗不动声色,决定用珠宝来辨别三个王子的智慧。
般若多罗问三个王子,香至王赠送的珠宝光彩照人,熠熠生辉,价值连城,作为出家人,他能够承受如此大礼吗?
大王子和二王子的回答是:该珠宝是七宝中的上品,只有高僧大德才有资格受纳。
菩提多罗语出惊人。菩提多罗认为,该珠宝虽然名贵,但是离至上还差得远。在宝物中,唯有佛教法宝是至上的。该珠宝尽管光芒四射,但是并不是最明亮之光。在宝物中,唯有佛教的智慧之光至上。该宝物明亮异常,然而却不是最为辉煌灿烂的。在宝物中,唯有心明才是至上的。珠宝之所以有光泽,是因为智慧的法宝打磨。没有智慧的法宝,珠宝则为黑暗所笼罩。
菩提多罗的回答,独辟蹊径,充满了哲学的思辨色彩。般若多罗为菩提多罗的佛性所震惊。
般若多罗继续考察菩提多罗。二人展开了富有禅学味道的对话。般若多罗问在诸物之中,何物无相?何物最高?何物最大?菩提多罗的回答是:不起无相,人我最高,法性最大。
般若多罗对菩提多罗的回答深表满意。菩提多罗多年来刻苦学习佛经,具备了深厚的禅学功底。菩提多罗充满禅意的回答他的父亲和哥哥听不明白,般若多罗却是心花怒放。般若多罗知道,自己遇到了有缘人,菩提多罗极有可能成为自己学说的传承人。
般若多罗高度赞扬菩提多罗深具慧根,具有一代宗师的风范。菩提多罗一直也想拜名僧为师。于是,以珠宝辨慧为契机,菩提多罗成为了般若多罗的弟子。般若多罗给菩提多罗改名为菩提达摩。达摩,即博通。从改名一事上可以看出般若多罗对于菩提达摩的期望。
三、印度传禅
几年后,香至王去世。在葬礼上,哭声阵阵,哀乐声声。唯独菩提达摩表现异常。菩提达摩面对王棺,双手合十,盘腿静坐。脸上没有眼泪,面容也不悲伤。菩提达摩对于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他静静地坐着,进入了禅定状态。
香至王撒手人寰,意味着菩提达摩王子生涯的结束。埋葬了香至王,菩提达摩正式开始追随菩提多罗修行。在世俗之人看来,菩提达摩舍弃王子的优裕生活,投身佛门,是不可思议之举。但在菩提达摩看来,王子生活只是物质的享受,与之对比,佛教的精神享受才是正果,才是他应该追求的。菩提多罗在青峰寺为菩提达摩剃度。剃度,意味着菩提达摩摆脱了尘世生活的羁绊,与滚滚红尘一刀两断。剃度是菩提达摩踏入佛门的宣言书。从此,禅宗史上一个彪炳千秋的人物诞生了。
菩提多罗仙逝后,菩提达摩成为印度禅宗的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继承菩提多罗衣钵,认真学习《楞伽经》。“达摩的禅法,以《楞伽经》为理论基础,最大的特色是安心,具体内容就是壁观。”[梁晓虹:《华化佛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74页。]菩提达摩在香至国到处奔波,宣传禅宗,弘扬佛法。菩提达摩主张面壁静思,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二入四行学说。
二入为行入和理入。行入包括抱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法行四行。理入为:“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鼓。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道宣:《续高僧传》,中华书局,2014年,第561页。]
菩提达摩在拜师菩提多罗之前,曾经与佛大先和佛大胜多一起学习小乘佛教。菩提达摩跟随菩提多罗后,佛大先也拜菩提多罗为师,舍弃小乘佛教,专心研究大乘佛教。佛大先对于大乘佛教颇有心得,声名鹊起。他与菩提达摩一样,都是菩提多罗的得意弟子。佛大胜多一直修习小乘佛教。他广招门徒,门徒根据自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形成六个宗派。这些宗派之间相互攻击,互不信服,使得教义变得支离破碎,离原貌越来越远。
面对佛大胜多一系宗派众多而歪曲教义的乱象,菩提达摩决心加以整顿,还教义的本来面目。菩提达摩逐一拜访这六大宗派的掌门人,以其渊博的佛学知识说服了他们。他们解散了自己的宗派,重新归入佛门。这样,众说纷纭随意曲解教义的乱象得到了遏制。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二月八日出家。印度佛教界每十年的那天就要在灵鹫山举行法会。来个各地各个门派的僧人在灵鹫山法会上相互交流,促进了佛教在印度的广泛传播。菩提达摩参加了灵鹫山法会。由于菩提达摩名声显赫,前来参加法会的僧人特别多。菩提达摩在法坛上侃侃而谈,讲经说法,宣传“入世修行,见性成佛”的禅宗学说。菩提达摩的讲解获得了热烈的掌声。随着讲解的进行,一些小乘佛教僧人对菩提达摩发起了攻击。他们认为菩提达摩的禅宗思想是异端,是对佛祖的背叛。小乘佛教比较守旧,对于创新发展的禅宗,其极力进行打压抨击。菩提达摩告诉小乘佛教僧人,佛教分为不同的宗派,大家各抒己见,有助于对释迦牟尼思想的深入理解,无论禅宗还是小乘佛教,其终极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普度众生。然而,小乘佛教僧人不听菩提达摩的解释,要求把他从法坛上赶下来。
灵鹫山法会给菩提达摩以强烈的刺激,他意识到,尽管自己调和了佛大胜多门下弟子的分裂,但是对于遍布全印度的数量众多的佛教派别,自己还无力解决各派纷争。菩提达摩听说佛教正在中国传播,意识到中国是弘扬禅宗的绝佳之地。菩提达摩决定前去中国。在菩提达摩看来,如果禅宗能够在中国立足并发扬光大,那么禅宗定能影响印度,从而逐步把印度纷乱的佛教界统一起来。
四、广州弘法
菩提达摩乘船渡海,历尽千辛万苦,3年后到达中国。中国当时处于南北朝对峙时期。菩提达摩抵达广州,彼时南朝的统治者是以崇信佛教而出名的梁武帝萧衍。一个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印度僧人出现在广州街头,很快引起了百姓的注意。得知菩提达摩是印度禅宗二十八代祖师后,百姓更加议论纷纷。菩提达摩来华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广州刺史萧昂耳中。萧昂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于菩提达摩舍弃王位出家为僧的事情早有耳闻。菩提达摩远渡重洋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弘法,使得萧昂心生敬意。他前去会见菩提达摩,安排菩提达摩在广州著名的法性寺住下。
法性寺建于东晋,是中土五大圣寺之一,历代名僧辈出。法性寺的方丈广智法师是威名赫赫的高僧大德。广智法师率领全寺僧人隆重迎接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在法性寺,不但与广智法师深入研讨佛法,而且还不时为僧人讲经说法。在菩提达摩的悉心指导下,法性寺僧人的佛学水平显著提高,僧人对菩提达摩的膜拜敬仰之情更加高涨。
菩提达摩驻足法性寺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达官贵人、名流富商、外寺僧人、地方豪强乃至山贼流寇和平民百姓都络绎不绝地涌入法性寺。他们给法性寺捐钱捐物。有些高僧还与菩提达摩辩论经义,耐心向菩提达摩请教。一时间,法性寺人山人海,像旅游景点一样热闹非凡。汹涌的人流也带旺了法性寺的香火。
尽管慕名而来的人士众多,菩提达摩仍然觉得禅宗的受众面过小。在菩提达摩看来,如果能够对着各色人等公开讲授禅意,无疑是弘扬禅宗的良机。菩提达摩打算在法性寺内修建一座讲经坛,当众说法。菩提达摩的想法得到了广智法师的支持。广智法师就给萧昂打报告,要求修建讲经坛以便通过菩提达摩的说法来感化芸芸众生。
萧昂对菩提达摩崇拜已久,他也想聆听菩提达摩的公开说法。广州是一座佛教氛围浓郁的城市。在浴佛节、观音寿诞、盂兰盆节等佛教节日,广州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这些法会中,最热闹最隆重的非浴佛节莫属。广智法师打报告时正临近浴佛节,于是,萧昂决定马上修建讲经坛,以便在浴佛节这个佛教徒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聆听菩提达摩的禅音。同时,萧昂通过官方,广泛传播菩提达摩在浴佛节讲禅的消息。
浴佛节,法性寺张灯结彩。在寺内的听经坪上,到处是黑压压的人头。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听经坪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听众翘首以待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在听经坪中央,矗立着新建的高高的讲经坛。讲经坛上,放着一张斋案。在斋案上是云雾缭绕的香炉。斋案之前,有一个莲花宝座。
讲授禅法的时间到了。菩提达摩身披袈裟,手捻佛珠,在广智法师的陪同下,穿过人群,登上讲经坛,结跏趺于莲花宝座。菩提达摩扫视了讲经坛下的听众,开始了娓娓动人的禅法讲授。“他从释迦牟尼高举智慧火炬、渡人迷津、照朗宇宙讲起,讲到当今大小宗门立派纷争,提出了尚净悟,贵解脱,以入定为功夫,以参悟为法门的新见解,主张由此悟入,性静心空,脱离一切障碍,了却生死痛苦,而后大雄、大辟、大无畏,证入涅槃世界。”[吴洪激:《菩提达摩传奇》,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1页。]
菩提达摩知道,要使得禅宗在中国生根发芽,必须启动听众的心智。如果听众心智不启动,外界的灌输没有什么作用。听众的心智一旦启动,他们就会自觉地在内心体悟禅法。这样,禅宗就可以毫无阻碍地在僧俗两界传播,从而在中华大地永久扎根。故此,菩提达摩在演讲之前做足了功课。菩提达摩的讲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他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菩提达摩以其深厚的佛学功底和渊博的佛学知识征服了听众。偌大的听经坪鸦雀无声,惟有的是菩提达摩慷慨激昂的佛声。菩提达摩的讲授直指听众心灵,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从浴佛节开始,菩提达摩在讲经坛弘法历时一年。菩提达摩的公开说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法性寺整日里人声鼎沸。大江南北,都在谈论印度高僧菩提达摩。
五、建康论禅
菩提达摩的名声传播到了梁武帝萧衍那里。萧衍下诏让菩提达摩入京。
梁代的首都是建康,即今天的南京。梁武帝萧衍爱好佛学,大建寺庙,广度众僧,三次舍身同泰寺,撰写了《涅槃》、《大品》等佛学著作。南京成为梁朝的佛都,庙宇众多,而同泰寺则是佛寺中的佛寺。杜牧的那句诗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形象地描绘了以梁代为代表的南朝佛教之繁荣。菩提达摩对于梁武帝萧衍的宠佛之举,早有耳闻,他也想亲自拜见梁武帝,看看梁武帝是否如传说中那样一心向佛。
梁武帝在大殿中接见了菩提达摩。菩提达摩为梁武帝讲经说法,试探梁武帝的佛学修为。菩提达摩当着梁武帝的面喝了一杯酒。以喝酒为契机,菩提达摩开始说禅。菩提达摩认为,佛教有八戒之说。八戒的目的是让人弃恶从善,不做坏事。酒戒是八戒之一。酒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许多场合,酒是离不开的。作为出家人,如果心明如镜,不受世俗污浊的影响,在喝酒问题上可以不必遵守戒律。自从迦叶尊者创立禅宗以来,禅宗不立文字,以心相传,心悟就可以成佛。八戒是针对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出家人制定的。八戒治理的仅仅是人的表象,并不能治理人的内心。对于针对表象而无法治本的八戒,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
菩提达摩的话充满禅意。他从八戒入手,试探梁武帝的悟性。对于菩提达摩的说教,梁武帝不以为然。梁武帝一直以佛学高人自居,大力支持八戒。在梁武帝看来,八戒是僧人的紧箍咒,是规范僧人言行的外在强制力量,有利于僧人遵守佛门清规,一心向佛,到达彼岸。梁武帝把八戒昭告天下,要求僧人必须遵守,如果违反,严惩不贷。南朝时饮酒成风,梁武帝特别强调了酒戒。如果听从菩提达摩的说法,取消酒戒,势必引起佛教界的动荡。
菩提达摩见梁武帝对于禅理一窍不通,就进一步开导他。菩提达摩谆谆告诫梁武帝,嘴巴上把礼佛说得天花乱坠没有用,礼佛的关键在于发自内心。故此,明心见性才是出家修行的根本,外在的表象是皮毛,是过眼云烟。
梁武帝对于菩提达摩的开导无动于衷,他认为自己建寺度僧,著写经书,于佛教有莫大的功德。在菩提达摩看来,梁武帝没有功德。心悟是参禅悟道的根本。梁武帝为了打造自己虔心礼佛的形象,做了一系列形象工程,这些都是外在的表象,与禅宗的心悟相差甚远。梁武帝所作所为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释静、释筠:《祖堂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8页。]梁武帝憎恶菩提达摩的说教。在梁武帝眼中,如果自己的礼佛行为没有功德,那么自己岂不是白白忙活一场。
至此,菩提达摩看清了梁武帝的真面目。梁武帝敬佛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梁武帝用佛教来安抚百姓。通过精心打造,梁武帝披上了佛教虔诚者的光环。这样的光环是有助于梁武帝赢得百姓支持从而坐稳江山的。梁武帝千里迢迢把菩提达摩从广州请到南京,根本不是为了弘扬佛法。菩提达摩是来自印度的高僧,其名声在中土佛教丛林广为人知。菩提达摩如果能够为梁武帝歌功颂德,势必会扩大梁武帝的影响力,使得梁武帝的统治更加稳固。遗憾的是,梁武帝打错了算盘。菩提达摩来中国的目的是传禅,不是为皇帝做嫁衣。
菩提达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梁武帝敬佛的恶劣影响。作为一个皇帝,治国安邦是其本分。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为奴,是在演戏。梁武帝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对臣民的残暴。舍身寺院,是要做苦工的。梁武帝贵为帝王,同泰寺不会让他做苦工。梁武帝在同泰寺享受的仍然是帝王待遇,这是其他舍身寺院的人所无法比拟的。梁武帝每次舍身同泰寺,都需要大臣支付巨额银两为他赎身。这些银两都是公款。梁武帝通过舍身的幌子把国家的钱财纳入了自己的腰包。梁武帝肥了自己,造成了国家财政的枯竭。梁武帝广度僧人,大兴土木,建立寺庙,把有限的国家财力耗费在形象工程上,势必造成民生凋敝。寺庙拥有大量僧人,田地无数,金银珠宝充盈,是对国家正常生活秩序的严重挑战,国力下降也就不可避免。梁武帝的所作所为与真正的出家人相去甚远。梁武帝是披着佛教外衣的假和尚。救助众生脱离苦海,梁武帝是做不到的。
六、少林传禅
菩提达摩与梁武帝话不投机,就渡过长江来到洛阳。洛阳是北方的佛教中心,菩提达摩希望在这里找到弘法之地。菩提达摩在洛阳的山川里游荡,寻找合适的寺庙。在嵩山,菩提达摩见到了茂林修竹中的少林寺。菩提达摩觉得少林寺所处的环境,适合自己传教,就前去拜见少林主持。
慧光是当时的主持。听说菩提达摩来拜访,慧光喜出望外。慧光早就听说有一个叫菩提达摩的天竺高僧来东土传法。菩提达摩在广州法性寺登台说法,一时传为美谈,在南京与梁武帝辨佛法,这些事情慧光都知道。慧光渴望一睹菩提达摩的丰姿,与菩提达摩研讨佛法。
慧光与菩提达摩的会谈并不愉快。慧光信奉的是小乘佛教,而菩提达摩的禅宗是大乘佛教。禅宗宣传的理入行入就是大乘空宗的禅学。大乘佛教与慧光主持下的少林寺所信奉的小乘佛教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慧光意识到,如果让寺内僧人知道菩提达摩是大乘佛教的信徒,势必引起冲突。这样,菩提达摩就不能在少林寺驻留。慧光委婉地向菩提达摩下了逐客令。
少林寺规模宏大,香火极旺,僧人众多,菩提达摩原以为是大乘佛教的圣地。哪里料到,如此气派的少林寺竟然是小乘佛教的殿堂。少林寺自利而不利他,如何能够实现普度众生。菩提达摩在印度耳闻目睹也亲身经历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争。龙树菩萨及其弟子提婆就曾经受到小乘佛教的迫害。菩提达摩本人也是被小乘佛教逼迫而出走印度前来中国的。在印度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争,又要在中国上演。这是菩提达摩不愿意看到的。菩提达摩无可奈何之下离开了少林寺。
香火鼎盛的少林寺让小乘佛教占据实在令菩提达摩感到遗憾。菩提达摩下定决心要让大乘佛教在少林寺扎根。在菩提达摩看来,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就拿菩提达摩本人来说,他本来是信奉小乘佛教,拜般若多罗为师后才改奉大乘佛教。目前少林寺僧人奉小乘佛教为圭臬,一旦机缘巧合,他们的观念发生变化,他们就会转向大乘佛教。菩提达摩就可以抓住时机光明正大地在少林寺弘扬禅法,使得禅宗在少林寺开花结果。以少林寺为基地,禅宗向周围辐射,进而传遍整个中国。
要想抓住时机在少林寺弘法,就不能离少林寺太远。菩提达摩在少林寺周围的山里转悠,找到了一个山洞作为容身之地。菩提达摩在洞中面壁,潜心坐禅,想通过炉火纯青的禅法扩大影响。为了规范坐禅姿势,菩提达摩把自己坐禅时投射到石壁上的影子用刀仔细地雕刻了下来。对着石壁上的身影,菩提达摩认真坐禅。时间久了,菩提达摩坐禅的姿势与雕刻的影子一模一样。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附近山洞中住宿很快就为周围的山民所知晓。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山民纷纷来山洞探瞧这个异域的和尚。山民慢慢发现,山洞石壁上有影子,与菩提达摩坐禅的姿势毫厘不差。山民传扬说菩提达摩佛法深不可测,身影竟然印入石壁。对于山民的传言,菩提达摩听之任之,并不辩解,也不阻拦。这样的局面是菩提达摩乐意看到的。他希望通过舆论,给禅定笼罩上神秘的色彩,进而影响少林寺。
菩提达摩身影入石的传闻为慧光所知道。慧光亲自到石洞一探究竟。慧光看到,菩提达摩紧闭双目,一动不动,潜心坐禅。菩提达摩对面的石壁上,赫然出现了菩提达摩的身影。那身影,与坐禅中的菩提达摩毫无差别。慧光大惊失色,感到大乘佛教的确玄妙莫测。慧光认为菩提达摩的修为实在高深,已经到了成佛的境界。慧光对于当初赶走菩提达摩后悔不已。慧光真心实意邀请菩提达摩入驻少林寺,传播禅宗。菩提达摩苦心面壁,终于实现了弘法少林的夙愿。
菩提达摩面对少林寺的僧人,认真讲解禅法。菩提达摩渴望禅宗在少林寺快速生根。菩提达摩孜孜不倦,耐心解答僧人提出的问题。短时间,菩提达摩就获得了少林寺僧人的交口称赞。
菩提达摩坐禅身影入壁的消息越传越神秘。越来越多的和尚与百姓到少林寺烧香拜佛。他们要看看菩提达摩的神秘面目,聆听菩提达摩的教诲。菩提达摩不知疲倦,与各色人等交流频繁。每天,菩提达摩要当众说法好几场。对于求法者的合理要求,菩提达摩有求必应。菩提达摩经常出席各种应酬。菩提达摩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尽快推进禅宗的传播。
菩提达摩明白,身影入壁是造成自己事业如日中天的根本原因。这是菩提达摩弘法的根本之所在,不能丢。故此,菩提达摩在弘法之余,坚持到石洞坐禅。菩提达摩的做法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遇到了自己的衣钵传人慧可。慧可,俗家姓名为姬光。姬光家住荥阳虎牢关,其父老年得子,对其喜爱非常。姬光幼时饱读儒家和道家著作,特别喜欢《老子》、《庄子》。姬光父亲早逝,他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姬光接触到了佛教书籍。姬光认为,儒家教人恪守伦理,道家让人清心寡欲,都不能与佛教的玄妙相比。由此可见,姬光“文化程度比较高,通内籍外典,悟解能力很强。”[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第7卷)》,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57页。]于是,姬光到洛阳出家为僧,希望得遇名师,遨游佛界。姬光慕名来少林寺,希望拜在菩提达摩门下。菩提达摩刚开始拒绝了。为了表示诚心,姬光在大雪纷飞的冬季立于菩提达摩门外,于雪中站了一晚,变成了一个雪人。菩提达摩不为所动,姬光又用剑砍断了自己的右臂。菩提达摩为姬光的真诚所感动,就收他为徒,改名慧可。菩提达摩把自己从印度带来的袈裟授予慧可,慧可成为菩提达摩的衣钵传人。
菩提达摩撒手人寰之后,慧可在少林寺教导众僧学习禅宗。从此,禅宗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结出了一花五叶的硕果。菩提达摩弘法少林,使得少林寺成为中国禅宗的祖庭。菩提达摩对于中国禅宗功莫大焉。
作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把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连接起来。禅宗扎根中国后,吸收道教的思想,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在隋唐时期发出了耀眼夺目的光彩。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象征。时至今日,禅宗的思想仍然在影响着中国人。作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菩提达摩值得后人学习和尊敬。
梁晓虹:《华化佛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道宣:《续高僧传》,中华书局,2014年,第561页。
吴洪激:《菩提达摩传奇》,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1页。
释静、释筠:《祖堂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第7卷)》,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