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困境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兰晓 曲冰 张丛晓 魏朝霞 张巧格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兰晓 曲冰   张丛晓  魏朝霞 张巧格
        河南省偃师市顾县镇李湾小学
        河南省偃师市顾县镇中心小学
        河南省偃师市顾县镇第一初级中学 47192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在农村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在最近十年中,进城打工的农村人口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由此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在逐渐扩大,其所引发出的社会问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管理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健康生活与学习困境解决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
        引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以种田为生而选择外出寻求谋生机会,这也使留守儿童数量随之增加。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留守儿童面临的管理问题较多,管理难度较大。长期的与子女的分隔导致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与学习问题沟通极少,无法及时纠正其出现的错误。这样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失范,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
一、父母应强化自身监护和教育子女的意识
        留守儿童家长其自身对于子女的教育与监护意识淡薄的问题是留守儿童生活与学习困境的主要来源,甚至有留守儿童家长在城市内打工多年都不回家探望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父母应在在外打工赚钱的同时也兼顾孩子的成长教育,其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时间通常与儿童的学习生活成长能力成正比。当家长的监护意识薄弱时,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与行为偏差会有所增加。家长应该从狭隘的思想观念中跳脱出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重视子女的成长教育,为留守儿童自身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经常通过视频或语音通话等方式进行互动,了解子女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的学业情况。并且在子女提出问题的时候给予正面的解答,同时,家长应对子女的教育权利进行保障,将其学习与健康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例如在沟通时间的选择与控制上,家长要尽量做到每一个星期或至少半个月与子女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与谈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学期中期回到农村看望子女,并及时了解其学习与生活情况,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在子女寒暑假期将子女带到其工作的城市,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增多亲子互动的时间与机会,并且使亲情的交流具有连贯性。其次,在与子女的谈话沟通中,要对子女的状况尽量全面的了解,避免只对其成长的一部分内容有所关注,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需要更为全面的关心。同时,要防止留守儿童在其独立生活的期间受到现如今网络世界的不良信息影响,家长需要控制对留守儿童配备的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功能,对留守儿童使用现代化科技设备的程度进行科学控制。
二、学校教育工作中要采取综合措施
        在学校教育的领域中,教师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爱的教育的前提。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培养。对留守儿童的基本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以保障在学生学习态度或成绩有所波动时,及时找出问题原因,并与他们多交流,以鼓励的方式对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与教育。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教学形式的改变,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动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还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建立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档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更多的兴趣爱好,避免留守儿童接触到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让学生学会倾听与感受,在教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将培养的重点内容传递给学生。


        例如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以及学习生活表现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做好登记与记录,定期邀请亲子导师团队来到学校进行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疏导,记录对留守儿童作用较大的心理教育模式,并应用到日常教学之中。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设置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沟通欲望与能力,开展“活动前绘画”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表达,折射出内心的情感需求与脆弱之处,从而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心灵问题;开展暖身活动“进化论”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险阻与挫折,使学生更加了解父母的难处,并且帮助其锻炼坚强的内心;开展“自信心训练”活动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培养自信的心态以及勇敢积极的素养,在活动中通过层层关卡,使学生体验到突破难关的成就感,帮助学生强化自信心;开展“快乐法则”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人的友善沟通,学会团队精神,并且可以在活动最后分享出活动心得,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在心理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的共情能力有所提升。
三、政府应加强农村乡镇教育文化建设
        由于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这也使得一些社会成员在行为方面走向极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力度需要加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教育以及和谐精神的理念灌输,使乡镇文化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进行,这也可以起到保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同时,政府还应该提高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用于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实现规模扩大,以及在教师培训方面需要让教师通过培训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体系需要,规范教师职工编制,使农村一线教师缺乏与外流情况有所减缓,提高代课教师的福利与补贴,并且建立农村教师表彰制度给教师予以精神与物质奖励,激励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
        例如政府可以依托农村特有的风俗习惯与地貌的特点与优势,搭建多样化教育平台。将地区文化代入到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开展区域特色活动,让留守儿童都能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节假日不在孤单中度过,而是能感受到节日的欢快,也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风俗文化的作用。(1)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建设成立有关组织与机构,在乡镇政府职能部门的共同作用下,成立特别领导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管理问题展开定期定点的研究,并且敦促乡村政府部门更好更快的将工作任务进行落实;(2)要制定详细的关爱留守儿童制度与政策,明确学校、家庭以及政府三方的责任,将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最大程度的实现,将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正式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系之中,并且成为社会管理成果的考核内容,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允许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对一些地区已经出现的“代理家长”、“托养中心”之类民间托管形式,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其积极作用和地位,规范其运作行为;(3)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保护与管理方面的经费投入,做到乡镇中基本设立留守儿童保护中心,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之余,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进行自身知识的填充与完善,丰富其兴趣爱好的培养,设立乐器、画画或沟通交流的场所,使留守儿童可以更好的结交良师益友感受来自朋友的温暖;(4)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工在家乡工作的机会增多,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内容加大,使留守儿童父母可以不用出远门便能获得收入。
结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的劳动力输出也占据这大部分比例,所以留守儿童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程度的减少或消失,所以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进行改善与提高,解决留守儿童发展中所面临的不良影响与矛盾点,为此推动社会、学校与家庭三方的共同合作尤为重要,在以后的留守儿童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其自主能力的培养以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农村留守儿童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慧.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及帮扶措施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5):120-123.
[2]黄梦杰.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罗国芬.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田小飞. 渝东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
[5]王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