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课内,激趣课外——以《朝花夕拾》为例,谈课外整本书阅读长期兴趣的保持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刘珍珠
[导读] 目前,部编版初中三册教材上要求孩子必读的名著
        刘珍珠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初级中学 广东中山 528470
        目前,部编版初中三册教材上要求孩子必读的名著,如果不经老师引导,能激起孩子阅读兴趣的,少之又少,如果在读三遍阅读过程中要中途不放放弃,长期有兴趣读下去,那更是凤毛麟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而根椐近年来名著各地考题总结,中考名著考查大概围绕以下几个考点:1、对作家作品了解;2、对重点情节把握;3、人物形象分析;4、主题思想揣摩;5、艺术特色赏析;6、阅读感悟总结。
        一个大部头作品,如果要能相对较轻松的应对以上问题,孩子们得阅读三遍以上,不然基本相当于没读。由此看来,要解决好三遍以上阅读整本书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孩子们自觉地在课外时间去坚持完成。为了使孩子们能自觉在课外坚持有效地完成阅读,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和总结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我们课内通常进行三种课型,读前引导课,读中推进课和读后总结课。
        读前引导课——高起范,低落点
        读前引导课,主要是要跨越时代与社会的鸿沟,忽略语言文字的障碍,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这种时侯,很多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而第一遍的阅读方法和目的,是通过略读,知道文章大意就行。那么引导课如何设计达到这一目的呢,我的方法是两个:高起范,低落点。
        “高起范”就是在介绍作家作品时,“夸”! “夸”作者的写作水平,“夸”作者的伟大成就,“夸”作品的艺术魅力,巨大影响力等等。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部作品油然而生一种敬佩的心情,从而产生阅读的渴望,并且因阅读而“与有荣焉”。如讲《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讯先生:在国共战争最黑暗的时期,最有智慧,又最有魄力与崇高人格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魄力与人格,又有能不用一刀一枪,仅凭一支笔直抵敌人心脏的智慧。毛泽东曾评价:“鲁讯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还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等等。
        低落点,是为了让学生对作品产生亲近感。作家也是人,作品也还需要学生一字一句去亲近,如何让孩子们的心更贴近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加阅读时的自然感和愉悦感,还需具体细节指导到位。《朝花夕拾》的导读课低落点可放在三个内容上。第一个,讲鲁讯这位伟人的名人轶事,如讲鲁讯在江南水师学堂用金质奖章换辣椒吃的故事;讲《且介亭杂文集》中“且介亭”三个字的意思(“且介”是“半租界”的意思)等。第二个,十篇文章,每一篇讲且仅讲一个最吸引学生的细节点,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模仿私塾先生读书的样子:《五猖会》讲人们都喜欢一个鬼叫“活无常”;《父亲的病》讲药引竟然是原配蟋蟀一对等等。

第三个,布置一个特简单的任务:当你读到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情节时,请记下来,然后把它变成情节考查题,写在作业本上,每篇文章至少一题,有题有答案,但题和答案分开写。下次课时拿来考问班上同学,下次课进行一次出题和答题评比。这样,成功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读中推进课——出期不意,再起波澜
        孩子们对一部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特别是一遍略读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懈怠或疲惫的感觉,这时侯需要老师来一次能重新激起阅读兴趣与思考的推进课。推进课要求:既要检验和肯定孩子们上阶段的阅读成果,又要激发他们下一轮新的阅读渴望。
        在前面引导课和孩子们略读了一遍的基础上,《朝花夕拾》推进课宜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出题和答题比赛。教师收集每个同学的题目和答案,选取可以用来课堂上作为考查别人的题目,根椐被选出题目的多少确定出题比赛的结果。然后把选出的题目按组别综合,组与组之间互相挑同学回答,根椐回答情况得出答题比赛结果。这一环节不仅巩固了基本内容,既增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竟争意识,又让孩子们有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第二件事,以巧妙的方式出其不意的提出新的问题。《朝花夕拾》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1、作品中的十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你能否根椐其它方法重组顺序。(此题打破固态被动的接受认识,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也是在考查十篇文章根据不同理由分类的知识点,巧妙的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爱做的事情当中。)2、有人说作者写的“三味书屋”是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也有人说作者写“三味书屋”,更多的同样是对儿童生活的深情回忆。你赞同哪一点,为什么,请写下来,我们下次来一次简单的辨论赛。(此题又一次打破思维常规,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3、有人说范爱农的死并非意外坠河那么简单 ,那可能是因为什么,你觉得呢?4、作者寄予在长妈妈身上的情感,除了深情怀念外,还有其它的吗?比如同情、比如赞美、比如感激?5、《二十四孝图》完全一无是处吗?如果不是,有哪些可取之处?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书中的反讽手法,找找作品中用反讽手法的地方,体会一下作者如何用笔直指敌方的心脏。7、对于这部作品,你有什么困惑或问题?各抒已见,彻底放松谈感受,引发孩子们对作品内容及思想的同一次反刍。这些问题表面简单,但实际思想更深入,又因出题角度新颖,大部分都是孩子们初读时想不到的问题,于是激发他们的再次阅读渴望,这一轮,就是带着问题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精读。
        读后总结课——畅所欲言、余味无穷
        经过前两轮的引导与阅读,同学们对作品的把握已经相对比较好了,因此,总结课的作任务是:交流收获与感想,互解困惑,总结经验,引发读同类作品的欲望。《朝花夕拾》的总结课,做四件事:第一件就是“三味书屋”的主旨简单辩论赛,第二件就是推进课老师提的问题讨论会,第三件就是各抒己见、谈感想,第四件,推荐阅读鲁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萧红《回忆鲁讯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阿Q正传》等等。
        课内必读名著阅读并非一节课两节课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何让它不枯燥又不肤浅,方法策略很重要。同时老师的知识储备、文化底蕴是基础、是前提。每一个环节怎么处理,甚至每一句导语及每一个问题怎么表达都应该仔细推敲。不同的表达都会在学生那儿带来不同的反响。如果老师知识储备不够,文化底蕴不深,所有方法策略均为纸上谈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