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刘思远
[导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和开展进

        刘思远
        济南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2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和开展进行,以科学的思想指导教育改革,教育逐步走进了素质教育的时代。传统教育观中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局限性愈发凸显,新课改教育观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中的 “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提倡教学要从“关注学科”走向“关注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并且,高中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在对社会、他人和自我之间的意识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1]。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一些心理学概念,就高中生心理健康中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本人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心理学认为,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2]。通过认识、调节和控制自己,自觉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交往中,特别是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认识自身和环境而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包含了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更多地能关注到学生自我意识的心理和社会两方面。
        自我意识的心理方面,即对自己心理品质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例如自己的理解力、记忆力是强是弱?思维是敏捷还是迟钝?自己是不是一个自信的人?这种自我认识和评价完成于对自我的认同。自我意识的社会方面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对个人角色的意识,也是个体对于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他人相互关系的评价和体验。比如说自己是否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个人在班级中是举足轻重还是无足轻重?作为一所省重点高中任职教师,本人在教育教学中,面对着在全省范围来看较为优质的高中生源,仅仅开学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感觉到即使是优质高中学生心理上自我意识的变化,从一开学初中刚进入高中时候的充满自信,到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反映出自信危机。由此观之,高中生的自我意识问题应是一个较为普遍和必须受到重视的问题,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学生表现出的自我意识危机,需要教师从原因和措施两方面来入手。
        从生理上来看,高中生还在经历青春期,随着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地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个体开始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开始对自己不满意,无论是外貌、性格或是学业成绩方面。其次,青春期是儿童期进入成年期的过渡阶段,青少年会希望自己变得更加独立,脱离性和反抗性这两个特点在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中表现得日益明显,比如很多家长都反映到孩子不愿意在家里多沟通。但是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依然延续着,独立与依赖之间的主题矛盾表现得更为剧烈。

一方面,青少年在思想上渴望独立自主,但其主观能力的明显不足和懦弱无能,使他在客观上不可能实现独立,从而加深了内心的惶恐;而另一方面,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自我意识有密切关系,一些父母在教养方式上过分地保护或过于严厉,对孩子青春期的情绪处理、同伴的交往等方面的影响都有不利[3]。因此,本校中这些优秀的初中生带着成功者的自信步入了西中校园,却没想到在一个优秀者云集的集体中一下子失去了往日出类拔萃的优势。再者,高中期增大的作业量和考试难度让这些初高中衔接还没有完全适应的学生更是对成绩的波动或是对几次考试的落后不知所措,甚至产生了自我意识危机。
        对于像这样的自我意识危机,我们可以考虑运用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自我概念,来预防自我意识的崩塌[4]。就英语课堂来说,英语学科是一门让大多数学生又爱又恨的科目。学生会对英语中一些新鲜的表达文化产生兴趣,但同时也为高中英语大量的词汇和语法感到头疼无比。因此,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力不从心和拖延情绪,这样就很容易因为这些学习困难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体验。本人在个人教学中尝试过以下三种方法。首先,要摆正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设计一个讨论汇报环节,把问题抛向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研究和同伴互助找到问题的答案,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以来,学生就从被动的接受型学习转换到主动的探索型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支架和桥梁的作用,迫使学生要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其次,尝试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学习动机一定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内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寓教于乐的视频材料,视频材料的优点在于非常地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表现力和代入感,可以成功地创设学生全员都很专注的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另外,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学习必要条件,视频材料可以提供非常地道且容易留下较深印象的语境,更容易促进英文单词的记忆。最后,除了教学方法上的改良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肯定、赞扬以及鼓励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比如说一个赞扬的眼神,一个关心的动作或是一个真诚的目光,都是在用一颗爱心让学生在受到关注的氛围中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逐渐接受老师的教诲,真正的实现亲其师,爱其道。
        最后,自我意识的成长和逐渐完善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高中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且不平衡期,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人格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5],帮助学生成为心理自我发展完善的个体并能够以客观的社会标准来认识社会和评价事物,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对待现实的正确态度、理想与信念。
参考文献
1.尚玉凤. (2014) 高中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课程中旬 (01), 137.
2.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56.
3.关彩萍, 张虹, 吴谷红, 张建生, & 王芳芳. (2002). 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01), 17-18.
4.周光相. (2005). 谈高中生自我意识品质的培养.?基础教育研究(12), 12-14.
5.王慧玲. (2011). 浅谈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唤醒.?教师博览(科研版)(3), 2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