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方
山东省莘县实验小学 山东 聊城 252400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人们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任何教育变革始终以人才的竞争与培养为核心宗旨,而人才的竞争与培养最终则需要依托于课程改革的开展。因此,本研究对教师角色进行了系统定位,深入剖析制约教师角色实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定位,制约因素
(一)国家层面:教师参与的保障体系与途径存在缺失
任何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的权利都很难得以实现。从国家层面分析教师角色的权利保障和参与途径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实施前后,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权利缺乏配套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缺乏畅通、有效的途径。
1.教师参与的身份和权利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政策的主体身份不明确,主体权利缺乏相关的配套性的法律规范和政策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中小学教师作为课程改革政策的专业咨询者和评价者等一系列应然性的角色身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例或者政策加以确立。第二,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应的角色权利缺乏法律和政策性保障。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应然性权利仍然没有以明确、系统的配套性的法律条例或者相关的政策加以保障。
2.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缺乏畅通、有效的途径
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政策应当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教师对课程政策决策的参与;二是,教师对课程政策评价的参与。无论是哪个层次,教师若要真正发挥其角色权利、履行其角色职能必须要以合理、有效的参与途径为前提。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参与途径存在弊端。长期以来深受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苏联教育理论与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教育政策领域一直沿袭着“自上而下”的精英决策模式,导致“利益相关者缺席”的状态十分严重。尽管,从理论上看,我国教师参与教育政策的渠道较多,如人大、政协、党组织以及工会等。但现实情况是在“上所定、下所行”的专制化管理背景下,这些途径具有较强的行政化、机关化、附属化的倾向,缺乏了独立性的参与渠道大大削弱了教师整合、表达自身利益的效果。
(二) 社会层面:对课程改革的“高期望”和“低支持”
社会层面的因素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实现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包括家长、社区等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群体当中具有特殊地位,并且与学校、教师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联系的家长来说,更是各种社会力量的重中之重。
1.家长:“唯分论”的价值观与模糊的课改认知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当前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正在逐步增大,受到社会激烈竞争和社会“唯分论”的人才评价标准的影响,学生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的重要方式和资本仍然是“考试”与“成绩”。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社会就业单位和上层学校的选拔很大程度上仍旧以学生的“分数”为衡量标准,而且成绩也是家长们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唯一可见的参考标准,所以家长自然也固守“唯分论”的价值观念。
2.社会公众:对课程改革的过高期望与消极支持
首先,社会的过高期望使得“教育合力”的天平失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之深、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与以往几次课程改革的规模而言无疑是空前的,而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势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些承载着社会高期望值的任务,单凭学校和教师的努力难以达成。 其次,社会资源的消极支持严重制约着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角色职责的履行和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学校层面:组织管理体系与教师角色实现的冲突
中小学既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沿阵地,也是教师执行课改和教学工作任务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程改革执行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几乎都是在学校中得以实现。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组织管理体系势必成为影响教师发挥角色权力、履行角色职能的关键因素。
1.专制型的领导与官僚化的管理制度阻碍教师角色实现
在中小学管理体系中表现出的“官僚化”倾向的科层管理制度也严重扼制了教师在学校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能的实现。首先,从中小学组织内部的领导方式来看,“专制型”的校长领导方式仍然是学校管理中的主流。我国教育领域由于长期受到政治体制的影响而在教育组织内部形成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学校作为教育组织的分支结构除了具备传承文化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的组织功能之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具有一定政治色彩的小型的“行政组织”,这就使得学校管理者(主要指校长)成为掌握着学校最高的行政权利的权威决策者,而这种“权威”则充斥着浓重的专制管理的印记。
2.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的缺失阻碍教师角色实现
完整的教育评价制度是由社会大环境的评价制度、教育系统内部管理中的评价制度以及学校的评价制度三方面构成的。其中,前两种评价制度是学校评价制度的规约,而学校评价制度也是对前两种评价制度的具体化、实践化。有些中小学将升学率确定为具体的量化指标逐层下达,采用和班主任签订“责任状”的办法明确限定学生的升学率,并以此作为教师奖惩和工作升迁的标准。这使得教师陷入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怪圈,教师和学生每天不得不围绕一个“考”下苦工。
3. 教师的意识与心态、知识与能力的缺失
教师在课程改革的不同角色是否真正得以实现,教师们能否将各种角色职责积极有效地付诸于课程改革实践当中,不仅取决于国家、社会、学校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教师主体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意识与心态、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实施的有效性。本研究将教师的主体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面:教师的观念、教师的心态以及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4. 教师的知识与能力与课改要求存在差距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以往几次课程改革相比来说,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都大大增强。因此,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有俗语生动地描述传统教师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意义:“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仅有“一桶水” 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能够像“河水”一样持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知识与技能。通过调查与访谈了解到,在课程改革实施至今,仍然有许多教师尤其是有多年教龄,但学历偏低的老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不好教,他们认为新教材知识量过大、内容过于繁杂并且系统性不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由此可见,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教师角色实现和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舒志定.教师角色辩护——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