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寻找课外阅读的快乐之路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王丽娇
[导读] 书籍是积累人类智慧不灭的明灯。
        王丽娇
        东莞市石龙镇爱联学校,广东 东莞523000
        
        【摘要】“书籍是积累人类智慧不灭的明灯。”多读书、读好书,与孩子一起寻找课外阅读的快乐之路。由“大声读”到爱上阅读,由“精美绘本”到中外名著到爱上阅读,由演绎生动的故事到爱上阅读,循序渐进逐步迈向阅读的快乐之路,让孩子亲近书本、喜欢书本、享受书本,亲近阅读、喜欢阅读、享受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让童年弥漫书香,让良好的读书习惯伴随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大声读  分享  读书笔记  开展活动  快乐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阅读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学习兴趣最旺盛。因此,在这年龄阶段,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的情操与趣味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以丰富,进而为孩子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一、逐步迈向阅读的快乐之路
(1)由“大声读”到爱上阅读
        西方的电影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在摇篮边、在壁炉旁、在床前、在书房、每天的闲暇时光,尤其是晚上入睡前的时光,父母为孩子们大声朗读。事实证明大声读给孩子听是一个融洽亲子、师生关系,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提升儿童思维情感品质的有效途径。
        为了让学生热爱阅读,亲近经典,走向优秀,从他们刚刚跨入校园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展“大声读给孩子听”的班级阅读活动,让孩子们用耳朵倾听名著,享受阅读的乐趣。于是在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联合大家的力量,为班级捐赠一批批课外书籍,接着就一次又一次地给孩子读可亲的文字,从《爱心树》读到《猜猜我有多爱你》,从《小巴掌童话》读到《爷爷一定有办法》……
        在一次次的大声读,一回回情感的渲染后,我抓住情感的契机,让孩子去拓展故事情节,想象故事内容。慢慢地,我发现爱读书、爱买书的孩子渐渐地多了起来。更让我高兴的是在文学的滋养中,班级变得越来越和谐,孩子们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分享……
        (2)由精美绘本到中外名著到爱上阅读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这些特点,班级阅读的起步从“精美绘本”开始。按照一定的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孩子推荐一本本色彩斑斓的绘本,如: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我》、《夜色中的颜色小精灵》、《有你真好》等,通过投影加上老师的绘声绘色的述说,生动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直达孩子们的心灵。就这样,书上精美的插图让孩子循序渐进,轻松完成从图画书到文字书的阅读跨越。
        针对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智力等直接因素,和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存在阅读心理的个性差异。因此,在阅读兴趣上给予引导,努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好符合自己兴趣的课外书。小学阶段的孩子富有童趣、好奇心强、爱表现,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根据这一特点,给学生提供《海底两万里》、《鲁滨孙漂流记》、《80天环游地球》等儿童文学的经典,也可以是《哈利·波特》、《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畅销书,富有想象力的《图说天下系列》、《马小跳学数学》,富有童趣的《彼得·番》、《窗边的小豆豆》等。
(3)由演绎生动的故事到爱上阅读
        尽情演绎书中精彩的故事,让学生走上舞台乐在其中,真正爱上阅读。平时留心学生的阅读生活,捕捉学生课外阅读的热点,寻找学生阅读中精彩的故事题材,编排成故事剧、校园剧、音乐剧或诗歌朗诵等,把它作为 “专题教育课”的内容,同时推荐优秀的作品参加校内的演出,和校外的比赛。如,在“我讲书中的故事”比赛中,班上的谢善而、徐恩霓、熊乙鸣等同学表演的《爱,溢满花园》的故事剧,获得镇的一等奖,东莞市的二等奖;黄韵宁、黄靖贻、周沛康等同学朗诵的《中国梦,我的梦》,获得镇中小学艺术展演朗诵专场一等奖;何汶颖、郑思思、谢静妍等同学表演的《最美森林》,荣获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校园剧专场二等奖……就这样,学生的成功感把阅读推向另一个高潮,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过程中那莫大的快乐,让学生真正爱上书本、爱上阅读。如图一

二、交流分享,感受阅读的快乐
读给别人听、与父母、同学共同讨论阅读感受,是不同心灵的交流,在这样的分享中,孩子们把读书的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如图二

(一)轮流图书介绍, 营造读书氛围,感受阅读快乐。
        1.开展“快乐阅读吧”。利用课前的5分钟,让全班同学轮流为大家读书,读老师为大家量身定做的图书,读自己喜爱的图书。
        2. “我的阅读冲动”沙龙。利用阅读课时间,学生自发性向同学读出自己最想分享精彩片段。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那样或这样难于忘却的图书片段,为此老师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孩子们尽情地实现他们那一时的冲动。就如班上的彭皓炀同学读沈石溪畅销作品《狼王梦》这一书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便主动为大家读上一段。
(二)建立班级“漂书台”,体验阅读的快乐。
        到了中高年级,为扩展学生的阅读面,除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还利用班上的资源,建立班级“漂书台”。每个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的兴趣,从童话故事、科幻小说到散文集等不同书籍,准备一本不重复的课外书,每个星期轮换一次阅读。本班有50人,一个学年下来每个学生最少可以看50本书。同时学生每周轮流分享自己的读后感,由此产生共鸣,让大家真正体验阅读的快乐。
三、我的阅读我做主,让阅读充满激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则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确,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充满对阅读的欲望,他们才会把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只有这样才能让阅读变得更有效,更有实质。
        班级男女PK,编写《我们的日志》班级阅读刊物。把班上的同学分成男女组,然后按顺序轮流在《我们的日志》写下自己或他人身上发生的阅读趣事、伤心事、难忘事……接下来就是进行男女组一轮又一轮的评比,最后把完成后的阅读刊物,摆放在班级图书架上供大家取阅,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以此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文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坚持做读书笔记,让阅读成为习惯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有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样使课外延伸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定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

        从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在每天阅读的同时,坚持作好读书摘抄笔记,做到日不间断,积少成多。内容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写自己的读书体会,并认真背诵。力求做到:一是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二是有布置有检查,坚持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如图四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在寻找快乐阅读的这条教学道路上,将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让孩子亲近书本、喜欢书本、享受书本,亲近阅读、喜欢阅读、享受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享受这种快乐和幸福,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让童年弥漫书香,让良好的读书习惯伴随成长。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3] 美国. 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