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2期   作者:蒋威宇 唐永鑫
[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历史悠久,孕育着非常宝
        蒋威宇 唐永鑫
        遂昌县水利局生态水利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心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历史悠久,孕育着非常宝贵的治水文明,新时代条件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有鉴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前言: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水利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为保障正常的施工进度,提升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一些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质量监管体系缺少完善性,对于施工环节前后缺少完善的监督,所以,需要良好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为人们的用水所需提供保障,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相较于普通的工程项目,其具有多种特征,如复杂性、专业性等,具体来说,由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多个领域,往小了说有城镇、乡村,往大了说则影响到国家与地区,若想完成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应开展多方面协调工作,因而此类项目建设带有极强的复杂性。比如,典型的水利工程项目有长江三峡,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多个省份与地区,其不但建设范围较广,其建设周期也较长,给工程建设的实施带去极高难度。与此同时,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大多会遭遇极为复杂的水文条件与地势条件,在增加建设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质量监督管理难度。
        此外,水利工程建设还带有极强的专业性,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在改进此项工程建设的质量时国家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专业性上,基于其会涉及水库建设、饮用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为保证其整体质量,无论是质量管理人员还是项目建设人员都应拥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与核心素养等。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施工条件、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案的运用等,因而水利工程管理者需提升整体质量监督水准,为项目建设安全提供科学保障。
        2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质量就不能逃避现在的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是制度方面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速度。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及监管技术等也随之迎来巨大的提升,可是水利工程监管制度却没有及时更新和修订,与现在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现状不相符,而且现有规范都是针对大中型工程,缺少小型工程的相关规范,这就会导致监管人员在实施具体监管工作时,没有精准且有力的制度依据,更甚之会无制度可依。第二是缺少监管资金和专业人才,并且分配不均。由于地区发展不同,各地区用于质量监督管理资金也就存在差异,落后山区县市每年资金有限,不能做到水利建设项目检测全覆盖,最后就会导致检测数量偏少,代表性不足的问题。而质量监管人才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较强的应变能力,其次还必须拥有充足的工作经验,这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的重要原因。基层岗位缺少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基层水利建设存在局限性,多为小型工程,造成监管人员实战经验不足,缺少多种类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监管经验,这就导致监管人才差距越来越大,人才分配不均的情况越加严重。最后是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重视。少数领导人没有对质量监管工作引起重视,重建设轻监管,忽视质量监管的工作,这会影响监管人员的积极性,降低监管力度,造成水利工程建设缺少监督,从而导致监管工作的质量及效率的下降。
        3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制定健全的水利监管制度
        更为及时全面有效的质量监管制度可以提升质量监管的效率,做到水利工程监管中每一步都有精准到位的制度依据。

首先,应该熟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全套流程,明确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监管重点,着重把控好重要环节但不放过次要环节。施工是水利工程最关键的环节,隐蔽工程更是重中之重,监管人员务必对重要隐蔽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充分的重视,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也要结合施工现场实地情况,需要做变更的及时按规定进行变更,重要隐蔽工程验收必须参建各方到场,各方确认方可验收。同时,监管人员要强化对参建各方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方有完善的、适合施工实际的、可操作的体系。其次,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标准要求,创新监管的方式方法,提高监管效率,增加检查频率,加大监管力度,把控好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3.2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
        其一,在开展质量监督管理期间需增强工作人员的监管意识,加强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力度。针对实际的管理工作,与水利建设相关的管理人员应意识到进行质量监督的重要。比如,若想彻底增强监管人员的理念,需在培训过程中为其灌输相关理念,并定期召开与此项工作相关的实践活动,利用真实的管理手段来强化其思想层面上的认知。同时,项目管理部门还可建设并优化各级监督管理制度来改变监管人员的思想认知,从而提升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其二,质量检测部门的工作职责也较重要,在进行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时,需项目施工人员的全程参与,利用专家检查或合适的质检制度改进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准,在加强此项工作权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
        3.3注重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及加大监管资金投入
        培养人才不只是单纯的对专业知识的提升,而且要培养提升专业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要合理分配人才,让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首先,在不断更新监管人员的监管理念的同时,也要保证其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监管人员缺少责任感和使命感,监管过程走过场,发现问题不闭环,不重视施工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管,以至最终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监管人员正式进入岗位前应该要对其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岗位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与专业知识一并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才可以正式上岗。对于在岗的监管人员,更要定期的进行业务与思想的培训教育,使得监管人员不仅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和质量监督理念能够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且在思想上不滑坡,时刻牢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时刻保持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对监管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在保证监管工作日常的经费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能够对所管辖范围内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实体质量抽检全覆盖,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及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巡查,弥补落后地区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确保及时发现施工建设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保证水利工程项目不出现质量与安全事故。
        结语:
        概而言之,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作为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必须增强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不但要创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要着重监督施工的全过程,针对质量监督管理为水利工程施工中带来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与预防,如此可有效减少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为农业灌溉、生态环境建设、居民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海,胡永华,陈建.江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9(10):50-52.
        [2]李晓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9):223-225.
        [3]梁敏行,王超.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因素及其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113-115.
        [4]王超,梁敏行.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72-73.
        [5]郑熙.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践与启示[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7,53(04):63-65.
        [6]黄黎明,朱军,张可.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多阶段风险评价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09):117-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