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单元主题情境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张玲
[导读]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明显提高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张玲
        山东省桓台县实验学校,山东 桓台 256400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明显提高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并为音乐课程的开发和整合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单元主题名称与教学目标的关系难于把握;不少老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存在着“因为主题而主题”,或根据主题创设情境时只有情境导入,后面的教学活动没有相关联的情境与之呼应,使得情境不能贯穿始终,学生的情感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延伸等等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单元主题情境教学。
        一、什么是单元主题情境教学?
        (一)概念的界定:
        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定一个个主题鲜明的单元主题。每一个单元主题的教学都有着同一种德育思想,是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同一系列的音乐作品,从中能感受美、体验美,最终创造美的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是教学内容可以成功实施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想象,锻炼思维。通过各种形象、多样的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音乐的教学形式。
        音乐单元主题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以主题情境为线索,重组、整合、拓展音乐教学内容,设计好一个单元,创设相关的主题情境,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模式。
        (二)音乐单元主题情境教学的特点:
        1. 人文性: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在运用情境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个性。
        2.灵活性:与其他学科比较而言,音乐注重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但又不那么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的前后顺序,作为一门学科,它着重于学生审美情感的教育,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的时间、空间和组织形式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弹性。
        3.情趣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把兴趣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让学生在乐中学,使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形成正效应,以利于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并能从中享受音乐。
        4.德育性:音乐绝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它除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我们要通过音乐教育来完成塑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
        5.审美性:情境主题的开发与运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科本身所特有的内涵与本质特点,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必须有利于师生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
        (三)音乐单元主题情境教学的分类:
        1.人文性情境主题:以人文关联性最近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材料的情境主题。如:以爱为主题核心的“祖国颂”、“歌唱祖国”、“老师您好”、“妈妈的歌”等与“爱”有关的教学材料。
        2.活动性情境主题:以音乐活动为主来组织相关教学材料的情境主题。如“童趣”、“快乐的一天”,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各种游戏活动来进行唱游、集体舞、律动等音乐活动的。
        3.情节性情境主题:以一个故事为情节线索来组织教学材料的情境主题。如:以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引入展开教学的“兽王”中的《猫虎歌》、“跳起舞”中的《小红帽》、“爱劳动”中的《三个和尚》;以乘火车去旅游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火车开啦》、以去春游为线索组织教学的《郊游》。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主题运用的前提与步骤:
        “只有当教学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也是我们运用情境主题教学的出发点。只有当老师们在思想上真正做好了准备,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才可能在教学中较好地完成音乐情境主题的实施,这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主题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主题运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进行单元情境主题教材分析。
        2.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经验,确定单元主题目标。
        3.根据主题目标,遴选、补充、整理教学材料,细化主题目标,制定主题树。
        4.围绕情境主线,预设情境与课程活动,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步骤展开相关的课程活动。
        5.实践反思,进一步调整与完善主题方案。
        三、单元主题情境教学准备活动设计:
        现以人音版教材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四季的歌》为例,来谈谈我是如何进行单元主题情境教学活动的。
        (一)单元情境主题《四季的歌》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四季的歌”
        2.教材内容:
        (1)演唱:《四季童趣》、《捉迷藏》
        (2)聆听:《雪花飞舞》、《樱花》
        (3)知识与技能:
        A、准确演唱歌曲并独立读谱。
        B、知道音乐要素速度、力度、音色等在音乐中表现的作用。
        (4)编创与活动:
        A、同学们合作进行以“春天的早晨”命题的声响创作。
        B、设计运用身边的声响来表现春天的早晨。
        3.教材中的主题情景:四季
        4.主题内涵:歌唱、感受美好的大自然
        5.单元要素:
        (1)感受音乐要素
        (2)日本都节调式
        (3)声音自然、圆润
        (4)模唱旋律、三拍子体验
        (5)创作、活动
        (6)曲作者、钢琴
        (二)确定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1.感受与欣赏:
        A.能听辨齐唱形式的歌声,能对《樱花》的旋律特点和不同表现形式,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B.能用动作感受和表现《雪花飞舞》中音的高低变化,并能根据音乐速度、力度、音色等特点,联想音乐表现的情境。
        2.表现:
        A.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季童趣》,学习运用不同的力度来更好地表现歌曲。
        B.流畅地唱好歌曲《捉迷藏》,表现出三拍子的律动感。
        3.创造:
        能和同学们合作进行以“春天的早晨”命题的声响创作。
        4.音乐与相关文化: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音乐资料,在音乐类活动中能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
        (三)单元情境主题树:





        
        
   
        (一)课前准备
        教师:日本都节调式的知识、雪花剪纸、头饰、口风琴、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四季的歌曲,描写四季的歌曲、舞蹈等。
        (二)教学重难点预设
        1.表现: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季童趣》,学习运用不同的力度来更好地表现歌曲 。
        (2)流畅地唱好歌曲《捉迷藏》,表现出三拍子的律动感。
        2.感受与欣赏:
        (1)能听辨齐唱形式的歌声,能对《樱花》的旋律特点和不同表现形式,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2)能用动作感受和表现《雪花飞舞》中音的高低变化,并能根据音乐速度、力度、音色等特点,联想音乐表现的情境。
        3.创造:能和同学合作进行以“春天的早晨”命题的声响创作。
        4.音乐与相关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音乐资料,在音乐类活动中能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
        (三)主题情境创设
        1.导入环节:
        方案一: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结合,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兴趣。
        方案二:吟诵四季的古诗,导入本课。
        方案三:以谈话了解学生喜欢的季节,导入本课。
        2.拓展环节:
        方案一:古诗吟诵“春晓”,教师配上古琴伴奏。
        方案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主题音乐片段、《夏天的阳光》、《丰收锣鼓》、《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让学生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中的“四季”。
        方案三:配乐朗诵《樱花》歌词,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的樱花。
        3.歌曲教学:
        (1)《四季童趣》出示旋律:1 = F  4/4


        注意在哼唱旋律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旋律,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休止符及长音处气息的保持。
        (2)《捉迷藏》
        A.在学习歌曲之前,以春、夏、秋、冬四个娃娃创设不同的音乐闯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闯关游戏:

        

        4.乐曲教学:
        (1)《雪花飞舞》
        A.感受旋律走向:学生手拿雪花,随着老师的琴声律动,感受下行和上行的旋律走向,师生共同表演雪花在漫天飞舞的情景。
        B.表演小雪花:让学生戴上雪花头饰边听音乐边舞蹈。
        (2)《樱花》
        出示《樱花》谱例,学生跟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词,提醒学生哼唱时注意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介绍日本的都节调式和歌曲中出现的特殊落音(4、7、7、3)所形成的鲜明的风格特点,感受异国的情调,开阔音乐视野。
        5.音乐活动:
        (1)活动:“春天的早晨”
        教师首先通过图画让学生展开想象,在春天的早晨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再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哪些乐器能够模仿出春天的早晨?学生讨论得出用人声、打击乐器、各种瓶罐、废纸张等来表现。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学生就能做到全面参与。编创活动强调的是即兴创作,要鼓励那些有独特想法和做法的学生,鼓励学生创作表演的积极性。
        (2)活动:“寻找四季的歌”
        在年级里组织班级赛歌会“寻找四季的歌”, 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四季风情,各班积极参与,活动更加精彩!演唱的形式有独唱、齐唱、合唱,还可以加入其他表现的手段,如:舞蹈、朗诵、乐器伴奏等。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也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以上便是我对《四季的歌》单元主题情境教学准备活动的整体设计。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具体任务、内容及学生心理以及性格特征,恰当创设情境,使学生陶醉在音乐的美妙意境之中,畅游在音乐带来的美好的享受之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