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   作者: 蓝静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学习的认真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蓝静
        (云南文山州工商信息管理学校,云南 文山 6630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学习的认真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作为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不断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感。怎样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师生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和谐的、融洽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认为该老师对学生热情,并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会喜欢其教的那门学科,从而产生兴趣,养成积极学习的态度。
        1、尊重关心学生,赢得学生的敬爱
        俗话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应尊重别人。教师应该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然而,在今天的师生关系中也不乏有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有的教师对学生批评教育不讲究方法,言词过于激烈,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在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目光要关注每一名学生,要尽量使每一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努力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的声音,使学生愿意与你相处,愿意成为你的知心朋友。
        2、学会欣赏学生,促使学生学习不断进步
        大教育家孔子在学校教育中明确地形成了师生相互欣赏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后代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提供了范例,树立了榜样。师生互赏,其根本意义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看到对方的优点,通过对对方优点的关注和赞赏,促使师生双方关系进一步融洽,这样,教师在教学时会更投入教学激情。同时,这样的融洽的教学关系,也会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热情,从而促进理解力、记忆力地提高。
        教师欣赏学生是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和表扬他们。我所教的计算机网络班有一名男同学,要么上课说话,要么吃东西,要么趴桌子睡觉,有一次,我再讲“内省”时,设置了一个问题“反省一下今天你做了哪些不应该做的事”。我提问了正在说话的他,他高兴的回答:“老师,我犯了三个错误,一是在公共汽车上没给老大爷让座;二是上学迟到;三是上课说话。”面对他如此坦诚的回答,我当即表扬他是一个诚实的好学生,并希望他能改正错误。从那以后,他愿意上我的课,并积极发言,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就是个“教书匠”,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课前5分钟,在讲《经济、政治与社会》时,由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时,让学生复述或讲解案例,在讲《职业生涯规划》、时,让学生演讲搜集的案例。课中我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可以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中专德育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疑问式教学法
        兴趣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为什么现在还有穷富不均工人下岗等现象?”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纷纷展开议论。有的说:“那我国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有的说:“穷是因为不好好干活。”有的说 :“穷是因为没本领。”有的说:“我们国家的制度不合理。”等等。对于这些回答,教师都给与否定,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给学生指出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设疑和解疑,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
        2、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结合学生要掌握的具体知识,以典型恰当的案例来引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时,教材中都编有一定的案例,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学生身边的案例,在案例分析中获取知识,即形象生动,又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设疑,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中获取新知识或对新知识加以消化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所教的各门课程中,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应用范围最广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讨论中,处于合作学习的状态,并从寻找答案中获得学习的快感。
        4、活动式教学法
        活动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新知,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独特、新颖,活泼生动,深受学生喜欢。例如:在讲解职业性格时,我旅游班和计算机班、中餐烹饪、客服、专业时学生结合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来编排小品。给出小品表演的要求,限定小品演出的时间。同学们都很投入,每班都选出了最好的选手进行幽默有趣的表演。在笑声中同学们领悟了将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应具备的性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21世纪,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已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我校还专门为每个教室配置了电子白板,增强了教学效果,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导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增进了交流,减轻了老师地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制作课件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学习内容的感染力,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授《产品质量法》时,搜集了安徽阜阳劣质奶粉的相关图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通过放映图片,让同学们发表看法,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愉快的接受了所学知识。
        总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