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听课的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覃仕聪
[导读] 听课是学校教学常规活动,合理运用听课技术
        覃仕聪
        梧州市第八中学 广西梧州 543001
        【摘要】听课是学校教学常规活动,合理运用听课技术,能有效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本文针对听课的技术从多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听课  评课  教学能力
        听课在学校教学中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活动,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手段之一。从听课的字面意义上看,它似乎只是教师用耳朵去听课堂中的声音,所以,有些老师只是单纯地为了听课而听课,过后自己什么收获也没有,或者收获不大,这都是听课效率不高造成的。
        我们是为了什么听课?个人认为,听课一是可以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二是可以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三是可以判断教师教学的水平,四是可以学习借鉴同行的优势长处,五是可以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听课既可以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也可以提高听课老师的个人业务能力。
    如何提高听课效率,下面我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前准备
        多数情况下,老师们接到听课任务后,在上课时就直接进入教室,没有做任何准备,总以为带着笔和听课本就可以了。其实听课前的准备是听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课老师应做到有“备”而来,做到知己知彼。
        一是备上课内容。特别是本学科的听课老师,会对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有较深的认识。如果听课者是新老师或者是其它学科的老师,在听课前则要先了解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方法。
        二是备师生情况。在上课前,如果提前了解一下上课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如老师的教学态度,学生的层次水平等,在听课时就会预判出教师和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当,学生的回答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师生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因为师生的配合度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课堂成功与否。
        三是备教学方法。听课者备完上课内容后,也应花一定时间备教学方法。如果这节课是你上课,你会怎么上,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路去听课,就有了对比的参照物,听课老师就会有意识地跟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想不到的地方,或者找出上课老师不足的地方,从而从本节课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是备偶发事件。在真实的课堂中,即使准备得再充分,都会出现老师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上课老师备课时要想想课堂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要怎样处理,同样,做为听课老师,也要备偶发事件,如果是你遇到此类偶发事件,又将怎么处理呢?从而在课堂中起到对比作用。
    做到了听课前的准备,听课老师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
二、课中观察
        正式上课后,作为听课者,有些老师只是听到底,或者记到底,并不关注课堂中出现的情况。

那我们应该关注哪些课堂细节呢?
(一)听课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传统的听课更重视教师在课堂中的“表演”,而忽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评课也一样,如果着重评教师的讲,也会让有意识地让老师“一言堂”。听课者更应注意观察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但要看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合作,也要看学生的情绪。
(二)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材为主,老师只强调书本里的内容,学生听起来会比较乏味,老师的教学内容应更多地渗透生活现象和规律,因为生活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学生更容易接受。作为听课者,我们应关注老师所引用的生活事件是否科学适当,是否足够典型,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有效的实例才能对课堂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不同的老师教学风格不同,自然教学方法也不大一致。不同的学生,如果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作为上课者,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老师应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上课。作为听课者,就要关注上课老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要知道上课老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将知识转移给了学生。
(四)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在优秀的课堂中,少不了师生间的互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些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是简单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没能注重对学生的表现、潜能等心理方面的评价。不同的学生回答的答案必有不同,也有对错之分,答对了自然要表扬,难道答错就不应该表扬了吗?学生有勇气回答问题就应该表扬,学生回答声音响亮就应该表扬,学生回答有想法更应该表扬。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更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三、课后反思
    下课铃声的响起,对于听课老师而言并不代表听课就此结束,而是听后反思的开始。听课老师应及时将自己的所想、所思、所悟写出来。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提升自身业务的重要手段。此外,还应做到:
(一)课后与上课教师和学生交流
    在课堂中,有一些教学方法、处理技术等问题,可以事先跟上课教师交流,询问他为什么在这一环节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为什么这个问题用这种处理技术等。可能上课教师的用心,听课者不能理解,但是通过交流可能会明白上课教师的意图,解开听课者心中的疑问。避免在评课环节中误评错评。
    听课老师也可以跟教室里的学生交流,询问他们课堂接受效果、课堂练习情况、对老师的评价等,这样听课者会进一步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后评课要实事求是
    以往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大部分老师都是点评上课教师的优点,缺点就略带而过,这样是极不利于上课教师的成长的。优点是要多加表扬,这是肯定的,能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自信心。对于缺点,我们也必须得点出,不能太笼统,如教师的教学重点不突出,那你要点出什么是教学重点,应如何处理等,又如某个知识点处理不当,那你将自己的处理方法跟上课老师交流,而不是单纯地把问题抛给老师。但点评的语气一定要合适,不能以督查的身份批判,以免打击教师。
    听课老师要从多角度进行评课。如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课堂管理、师生关系、教学效果等。评课内容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评价老师也要评价学生,既要评价优点更要评价不足。

    综上所述,听课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合理地运用听课技术,能快速地提升上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促进听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