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何汶纹 王丽琼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何汶纹 王丽琼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6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自身的就业创业指导,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探索
引言
        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高校和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高职院校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为改善就业创业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就业创业问题的研究,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
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1.1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良好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是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而且具有较强的实际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能力。从这个角度看,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化完全可以满足我国许多生产型、技术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据麦可思大学生就业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甚至高于普通本科毕业生,高职院校的创业率也达到2.4%,相对较高。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形势呈上升趋势。
1.2就业率虚高,创业政策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反映教育质量和学校组织管理各方面情况的重要标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对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高校的就业率,许多高职院校将实行强制管理。比如,为提高广东省学生就业率,他们会要求学校领导签订责任书,加强领导对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视。在这种形势下,不少高校的就业率将处于虚高状态,但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还没有达到公众预期的水平。此外,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指导不重视,对毕业生创业问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模式机制。即使一些高职院校根据国家政策制定了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并不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这使得这些政策缺乏可执行性。由于创业专项资金使用不合理,整个创业政策难以在毕业生中得到有效落实。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路径
2.1政府部门提供宏观支持
        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引导和规范办学,加强市场调节。

政府部门要积极与社会企业沟通,让企业支持高职院校的培训工作,让学生在企业培训中深刻了解社会情况,纠正高瞻远瞩、手下留情的问题,认识到就业的价值,入职后自我发展。政府部门要认可中小企业对就业市场的帮助,扶持中小企业,让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中小企业,增加就业,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动力。政府部门应建立以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纽带的中介,让中小企业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人力资源的支持。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招聘专业就业指导人员进入人才市场,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纠正学生的就业心态。首先,调查本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分析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供需情况进行宏观调整,加大对本市外省市企业的招聘力度。
2.2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基础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应主动提高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成长为技术过硬、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更需要主动了解经济、政治、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面对就业挫折,他们可以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和鼓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在毕业季,高职院校应该关注敏感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校应建立心理素质教育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为进入社会奠定心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家长积极鼓励学生,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挫折,逐步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3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经济市场的发展进行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保证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了解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紧跟经济发展,不断创新,淘汰老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实现专业与岗位的融合。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了解行业的未来形势。通过创业和就业指导了解行业的发展,也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的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缺失、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差距、学生就业观念问题等问题,职业能力薄弱,创业知识匮乏,企业教育门槛设置。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效果,政府部门应给予宏观支持,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通.“一带一路”视域下推进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路径研究[J].才智,2019(18):58-59.
[2]许绘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及建议: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河南农业,2019(15):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