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斌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进而提高整体管理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如期完成的基础和前提,也能最大程度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大,所产生的成本也高,在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难处,在管理不周到的情况下工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工程施工安全。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现场
前言:
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效果。安全施工管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不仅保证了良好的施工进度,还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积极的加强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建筑单位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义
最近几年,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工民建施工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工程质量成为施工单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一些质量安全问题也开始逐渐凸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安全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管理人员排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指导施工人员完成工程的施工,从而为施工安全提供保证。对此,从建筑工程安全方面考虑,必须切实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多,范围比较广,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整体效益和信誉度。从当前建筑工程现状来看,对于安全监督管理模式采用的还是旧的传统模式,监督管理的体系和手段都较为落后,不能真正的对施工质量起到作用。对于施工建设单位来说,必须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督和管理,把危险性因素及时排除,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得到确保。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内容
在任何建筑工程当中,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安全。任何工程只有确保了现场安全,方可顺利的展开后续施工,才能保证施工进度能够如期完成。安全管理是保障人员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和实际管理诉求,对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积极的构建文明施工现场,实现安全文明施工,不仅能够保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管理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建筑单位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安全管理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一,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主要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外部因素给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工程质量、人员安全提供保证;其二,由于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围绕着安全管理展开相应的培训活动,保证施工人员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上岗后,即使遇到安全问题,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其解决,避免给建筑企业或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管理层应该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对相应的安全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施工人员应该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关系着工程的顺利施工,更关系着自身的人身安全,同时,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细致的安全管理规范,对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于现场施工中存在的不符合安全管理规范的行为,应该进行相应的惩罚,确保安全管理规范的有效落实,每一个作业人员都能够自觉遵循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从根源上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3、强化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客观上也带动了建筑施工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建筑企业需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使其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的切入点应当是管理人员,通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方式,强化管理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教育活动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安全技能与法律知识。只有落实相关活动,才能保证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高质量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因此,要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管理的贯彻落实,减少施工中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就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定期的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为员工讲解安全施工工作、监督管理形式等内容,发挥出工程监督管理的实际意义。并根据员工的实际状况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操作章程的交底,在上岗操作前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和指导。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培训方式,包括办宣传栏、集中上课等,建筑企业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对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内容进行学习,使其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即使有安全问题发生,相关人员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该问题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各个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做好施工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宣传工作,以安全施工方针为主旨,将宣传教育工作意义展示出来。
3.2健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具有的安全性,关键是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建设,保证所建设制度系统、全面又科学,换句话说,健全的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将安全责任细分至每个管理及施工作业人员,使每个人都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一方面是要做好工人们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其在进行施工时能够时刻谨记安全意识,牢记于心;另一方面则是要规范操作流程,对于操作人员的作业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对于不同设备不同工艺要依据其特点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落实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计划,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基础上明确分工,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目标和计划纳入企业规章制度中,协调建筑企业之间的职责,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任务,各司其职,赏罚分明。在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时,必须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进行调整和变更,对于各项风险要做到规避,积极鼓励施工人员之间加强合作,并且还要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安全观念,能够从心里认识到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不仅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还能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3.3对施工环境的安全进行管理
安全监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监督者以及执行者,除了必须的专业技能外,能够充分了认识安全施工管理的意义,并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以人为本,将此理念融入到相关施工人员的血液里去,企业只有具有安全文化以及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促进安全文明施工的开展。在建筑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根据实际情况记性合理的布置,例如:施工道路、建筑物等。在施工现场,明确划分施工区域、加工区域、材料放置区域,并且还要对其进行标注,进行严格管理。在施工现场布置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进行核对,保证施工现场能符合相关的要求,落实所制定的施工计划,为施工环境具有的安全性提供保证。同时,保障防护用具和预防措施全面到位,在危险部位和事故频发地点增设安全警示牌,在高危作业面增设防护栏及安全绳,安全帽、绝缘鞋等防护器具的配备必须充足等,给施工安全提供全方位的物质保障。此外,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意识,避免管理工作懈怠给现场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定使用各项设备,注意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4、结语
总之,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建设大量的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客观上也带动了建筑施工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条理清晰的管理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升工程施工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易家惠.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5(01):49
[2]李云生.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5):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