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现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罗书琴
[导读] 在现代教育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相比于传统教学课程
        罗书琴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杉木树中学校  四川宜宾  644500
        摘要:在现代教育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相比于传统教学课程,教学的整体状况已经有所改善。所以,在当前,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到乘胜追击,应该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作为导向,更好的助力有效教学的实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展现主体性、激发潜能、提高能力,让数学课程的价值得到展现。
关键词:以学定教;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实现

前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给予学生相对较为自由的情境和空间,鼓励学生先对知识点进行探索,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课程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教学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符合,推动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优化情景创设,实现有效教学
        在现代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1]。通过课程教学当中情境教学的合理创设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探索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可以对问题进行质疑和发现,对于教学的开展产生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思想理念的导向下,教师首先就可以结合情境创设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对此类方程产生了解,并能够利用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巧妙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对同类项合并的方法。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阿尔花粒子米这一故事引入进来,让已经对ax+bx=c这一方程类型掌握的学生对方程式本身概念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还原和对消概念的掌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实现对知识的良好获取。
二、构建翻转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现代教育更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方式[2]。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凸显学生的课程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将翻转课堂引入进来,使得课堂内外得到重新的调整,让课程教学更加有效。例如,在讲解“因式分解”相关内容的过程当中,这一部分内容包含的分解方法众多,比如十字相乘、提公因式等等,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着抽象性,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所以,在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的针对于不同的分解方法来制作出微课,上传到微信群当中,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进行观看。而在后续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则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困惑,让学生尝试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解决。

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帮助学生解决疑难,让课程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效。
三、巧妙设置悬念,实现有效教学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育理念倡导,在课堂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真正的构建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带动下不断的在学习当中深刻参与,自主探究,让良好的教育成效得到真正的实现。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带动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发散性。例如,在讲解“频率与概率”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悬念情境。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准备白纸,让学生在白纸当中写下生日。学生在此过程当中不能互相观看和交流。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假装神秘,如:虽然我不知道你们的生日都是多少,但我知道班级当中有两位学生生日是同年同月的,大家信不信呢?学生听到这样的回答是怀疑又惊讶的。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总结,发现教师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后续概率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产生学习兴趣,改变以往单一和呆板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展现主动性。
四、实行学案导学,实现有效教学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大力的倡导学案导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达到最佳的开展效果[3]。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根据教育目标来为学生设置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的进行预习。在基础知识完毕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习题,如甲和乙相距36km。两人相向而行。假如甲早于乙先走两个小时,两个人会在乙走了2.5小时之后相遇。假如亿早于甲先走两个小时,两人则在甲走了3小时之后相遇。甲和乙每个小时各自走了多少千米呢?让学生尝试着进行解答。在后续课程中,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教学的开展起到一个指向的作用,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以此为导向,通过优化情境创设、构建翻转课堂、巧妙设置悬念、实行学案导学让有效教学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元中. 以问导学  以学定教——“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与思考[J]. 初中数学教育,2020,(24):55-57.
[2]朱国梁.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真学课堂实践——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例[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12):23-24.
[3]黄永超. 互联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