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研究及创新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刘正鲜
[导读] 目的:通过实验获取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的感性认识,训练科学方法
        刘正鲜
        四川省攀枝花市密地外国语学校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获取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的感性认识,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研究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低效率的原因,对生物骨干教师问卷寻找最适实验教学法;成果:获得较高效率的实验教学方法,取得较显著的教学成绩;结论:高效率的实验教学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素养;教学效率;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uthor: ZhengXian Liu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tain scientific study, study method's perceptual knowledge, train scientific method and train students' scientific quality. Methods: to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low efficiency,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biological backbone teachers questionnaire. Results: to achieve higher efficiency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and to achiev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Conclusion: the efficient experiment teaching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experiment teaching;Scientific literacy;The teaching efficiency;
目录
1  前言    4
1.1实验教学法    4
1.2科学素养    4
1.3教学效率    4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3  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5
4  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方法    5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附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8





















1  前言
1.1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
1.2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
1.3教学效率
        所谓教学效率是指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比值越大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反之亦然·一、创造能力的内涵培养创造能力必须明确创造能力的内涵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知识的总量在迅速增长,而知识老化的周期却日
益缩短,“近年来,知识老化周期缩短为3-5年”[1]。知识的增长使“个体置于浩如烟海的现代知识世界中的时候,他就会更为深切的意识到个体认识能力无法逾越、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使学会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我国正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教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生物学课程是中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方式之一,是达成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生物实验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实践。新课程标准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虽然新课程改革后对于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较之过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总体来说仍然低于生物学教学研究的其他专题。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而生物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是值得每位生物学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生物学知识、技能,而且要通过有效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锻炼智力的方法和能力,要“授之以渔”。教师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才能更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学会学习,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正如《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所说“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2],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及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不同的地区,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等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如传统文化、经济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的惯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攀枝花地区,实际的生物实验教学情况如何呢?为了积极促进生物新课程在攀枝花市的有效实施和改善攀枝花学生学习品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攀枝花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影响攀枝花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因素,根据攀枝花市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改善攀枝花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其他学科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可为自己和其他从事生物学教学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实证基础,以期提高攀枝花市第十九中小学的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3  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重要手段。我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停滞到恢复发展的漫长过程,目前己进入逐步完善的时期。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物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许多探究性学习是以实验来进行的。而实验教学就需要相应完备的硬件设施,例如生物学实验室、基本的实验器材和其他的实验材料,还需要教师达到相应的水平。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指出:“应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物园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3]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一直受到很多生物教育者的关注,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了一些攀枝花市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下: 调查项目主要集中在:实验开出率、实验室开放情况、实验室条件、实验员的配备情况、生物实验园地的建设情况、模型标本的数量、仪器设备更新情况、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情况、师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态度、实验教学方式、教师对改善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议等方面。从这些调查中可以发现,我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还是存在着一些小问题,针对调查中暴露的问题,我同我们教研组交流总结了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学科受重视的程度不够,不重视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师资力量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从实际出发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但有些建议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可行性不高。



4  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方法
针对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经过我们生物教研组的交流讨论,总结了一些解决方法,并且运用到了生物实验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一些教学方法如下:
4.1加强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生物实验室是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生物教学场所,也是教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生物学科飞速的发展,生物实验的地位日益提高,教材中实验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这对实验室的数量、功能、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我市初中学校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全的情况,我校参照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中对实验室种类的要求,增加了生物实验室的种类。我校对照《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统计出所缺少的实验教学仪器名称和数量,编制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各级主管部门对各校的实验教学仪器需求申报计划书予以重视,并积极筹措资金,重点采购一些教学急需的仪器,尽快将所需教学仪器设备补齐。对于现有的仪器设备,各校要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维修,试剂药品也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药品。
4.2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好实验教学
学校和各级主管部门除了要重视学生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物园的建设,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改进实验方案,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根据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学生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合理改进实验方案,顺利开展实验。哪种实验材料在当地易获得且实验效果好,是教师们研究的热点,对实验方案的创新和改进,使其操作更简便,实验效果更好也是教师们喜爱研究的问题。在利用现有条件改进实验方案时,不忽略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也参与到实验方案的改进研究中,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3重视课外活动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到户外采集植物植株做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很多生物知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5  结语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扩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飞. 重庆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 刘天学,古红梅,史留功.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 .20(5): 115-116.
[3] 周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 ,(6) : 124-126 .
































附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本问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攀枝花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我们将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以提高我市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本问卷仅供科学研究分析使用,不登记姓名,但回答的真实性与否会直接影响最后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因此,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答卷。我们将对你的答案严格保密,请放心作答,谢谢合作!
         请在合适的选项上打“V”,在“         ”填上适当的文字。
1.你所在的年级: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初中三年级

2.你是否经常参加生物课外实践活动
  A.只要有,就会参加                          B.偶尔会参加
  C.不太感兴趣                                          D.学业紧张,没有时间参加

3.你觉得参加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对你有什么好处?
         A.提高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B.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C.锻炼思维,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D.其他 (                                )

4.你对生物实验的态度
A.喜欢且尝试操作        B.喜欢但害怕操作        C.一般但不反感          D.不喜欢

5.你认为做生物实验的最大作用是:
  A.帮助自己理解生物科学知识          B.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
  C.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D.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        E.提高成绩

6.你认为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效果如何
         A.做不做生物实验对我没有任何影响
         B.效果很好,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C.效果一般,不懂实验原理只能按照老师和书本的要求来做
         D.效果很差,实验课上手忙脚乱,纪律差

7. 你希望每次实验自己都参与准备实验材料吗?
                  A.希望                 B.不希望                 C.无所谓

8.你认为你所在学校的实验课开设情况如何
          A.课时太少,很多实验课都没上
          B.课时太多,掌握考点就够了,开那么多实验课浪费时间
          C.课时适中,教材上的实验课基本都开设
          D.课时偏少,只有在公开课时才会上实验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